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气象要素
第二节 气象要素 [气温] 气温随海拔高度增高而降低,依地形、地貌不同而有差异。七台河地区年平均气温2.4至3.9℃。东部低山区比西部丘陵漫岗气温低。年≧10℃的活动积温平均2408.9℃,东部地区≧10℃的有效活动积温平均1180.9℃。 累年各月平均气温 表2—3 单位:...
第三节 气候分区
第三节 气候分区 七台河市占地狭长,地形、地貌复杂,气候条件差异较大。以热量指标≧10℃的积温,水份指标干燥度做为分区指标。全市分为低山温凉湿润霜冻气候区和丘陵漫岗温和半湿润气候区。 一、低山温凉湿润霜冻气候区 此区位于完达山南麓,平均海拔480米,土壤以岗地白浆土壤暗棕土壤为主,该区降水资源...
第四节 气候谚语
第四节 气候谚语 本市农民为了获得农业丰收,在同旱、涝、风、雹等各种自然灾害斗争中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形成了比较符合科学规律和气象学原理的一些谚语。成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宝贵财富。归纳整理可分三个方面: 一、节气谚语 1、一年打两春,黄土变成金。 2、清明雨星星,一棵高梁打一升。清明不睁...
河流
第四章 河流河流 七台河市区境内由倭肯河及挠力河两大水系组成。倭肯河水系组成了七台河市的西南部地区。挠力河水系组成了七台河市的东北部地区。倭肯河水系有主流倭肯河,支流七台河、挖金鳖河、万宝河、茄子河、中心河、龙湖河等;挠力河水系有主流挠力河,支流大泥鳅河、小泥鳅河、岚峰河等。 倭肯河:20世纪2...
第一节 土壤发育
第五章 土壤第一节 土壤发育 成土母质。全市成土母质主要新生界第四系以前中酸性接成岩、酸性火山岩,中生界侏罗系砂岩、砾岩等地质时代的岩层风化残积物和坡积物,在此母质上发育成土壤。土层较薄,质地粗疏。平原区的成土母质是在前古生代褶皱基础上,经中生代强烈活动形成的断隙盆地,由第四系沉积或冲积(包括河流...
第二节 土壤类型
第二节 土壤类型 全市土壤可分7个土类,16个亚类,16个土属,30个土种。这7个土类是: 一、暗棕土 分3个亚类,即暗棕壤、白浆化暗棕壤、原始暗棕壤,分布在全市低山丘陵、残丘、漫岗地陵坡上。集中在茄子河、中心河、宏伟、岚峰等乡。面积877692亩,占土壤总面积50.5%。其中耕地76529亩,...
第三节 土壤分布
第三节 土壤分布 全市土壤类型,受气候、地型、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在境内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土壤分布总趋势是境内铁山包、八部落及前山等大小39个山头,构成低山丘陵地貌类型,地势较高是暗棕壤分布的主要地区,面积为877962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0.5%;在低山丘陵边缘的坡岗地上,母质粘重,岗顶...
第四节 土壤改良
第四节 土壤改良 七台河土地开发于伪满。1934年日本开拓团在十一甲(现在红升、红卫)和挖金鳖(现在的勃利种畜场)等地用火犁(拖拉机)的开荒种地,是日本侵略者“北边镇户”的后方军事基地之一。1948年开始从勃利县移民逐步开垦茄子河、万龙、龙湖等地。到1949年已垦荒达6.8万亩,加之1984年将宝...
第一节 土地资源
第六章 自然资源第一节 土地资源 耕地:在市属的142万亩总面积中,市区在册数乡、村耕地为26.4万亩,为市区总土地面积的18%。乡村人口平均占有耕地4.7亩,每个农村劳力负担土地8.9亩。耕地大部分在丘陵漫岗上,是市区主要产粮区。蔬菜地和水稻地分布在溪河两岸的冲积平原上。在耕地中白浆土、草甸土7...
第二节 水资源
第二节 水资源 七台河市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主要与地形、降雨,径流和地质构造有关。水的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自1954—1982年的29年间,年降水量超过600毫米的有10年,最高降水年分为1981年,降水869.8毫米,年降水量低于400毫米的有5年,最低降水年分为1977年,年降水量...
第三节 矿产资源
第三节 矿产资源 一、煤炭 这是七台河市自然资源的一大优势。煤炭分布东西长180公里,南北宽45公里,由西向东有青龙山、缸窖沟、七台河、桃山、茄子河、铁山、向阳、龙湖、七峰、鹿山、岚峰、小城子、十八里、大桦树、珠山等地。 煤层:含煤10至70层。可采和局部可采10至60层,分层厚度为0.6—3米...
第四节 生物资源
第四节 生物资源 七台河生物资源可分植物与动物两种: 植物:市区的植被属于“长白山植物亚区”,乔木树种有:柞木、黑桦、落叶松、樟子松、红松、黄菠椤、水曲柳、胡桃楸、榆树、椴树、山杨、柳树等20多种。天然林主要以柞树和黑桦为主。1985年末统计在有林地20324公顷,天然林15728公顷,占77%...
第一节 旱灾
第七章 自然灾害第一节 旱灾 旱灾是全市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西部地区1946—1976年的31年中有4年严重春旱,即1963、1964、1972、1975年,占12.9%,出现轻度春旱有8年,即1951、1952、1958、1962、1965、1966、1969、1970年,占6.5%。春旱出...
第二节 涝灾
第二节 涝灾 洪涝灾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一大灾害。1972年以来,全市共发生4次洪涝灾害,频率为33%,3次为秋涝。造成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年降水量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0—70%,土壤饱和,透水不良,地下水位增高,加之排水工程不完善形成内涝。丘陵山坡度大,自然植被破坏,产生径...
第三节 雹灾
第三节 雹灾 全市年降雹日数平均为2—3次,发生频率为90%,发生时来势猛,强度大,并常伴有大风暴雨,对作物危害极大。冰雹出现大致日期在5—9月份,并常常出现在作物生长关键时期,冰雹日期内出现的时间一般在午后或傍晚。易使开花期和成熟期的作物遭到毁灭性的伤害。1965年正当麦收下一场大雹子使小麦产量...
«
1
2
...
8990
8991
8992
8993
8994
8995
8996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