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章下序
第二章 商业章下序 牧场是个小社会,自1958年建场之初便在场部成立了小卖店,1962年改为供销合作社。以后随着牧场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逐渐形成了场、队二级商业网点。80年代后期,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个体和私营商业发展很快,国营商业经营亏损。国营商店1996年整体拍卖后,个体私营商业成为牧场...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牧场商业由商业科管理,商业科组建于1982年,科长姜希玉,在此之前牧场商业归工副业科管理。1985年兴办家庭农场以后,商业科改为商贸公司,经理姜希玉。商贸公司下属商店、收购站、外贸站。1989年姜希玉调嫩江管局外贸公司,商业科长由高希龙担任,年末商业科改为商贸科,科长齐永贵,...
第二节 发展概述
第二节 发展概述 建场初期,小卖店是牧场商业的雏形,1962年改为供销社,归杜蒙自治县县联社管理。1972年,嫩江农场分局组建后,农垦系统成立了商业领导机构,1973年供销社划归牧场,改称商店,这是牧场第一家国有商业。到1976年商店自有资金达到72万元,流动资金15万元,并在二、三、七、九队...
章下序
第三章 服务业章下序 牧场自组建以来就根据经济活动的需要设有招待所、职工食堂和理发店等服务行业。当时是纯服务性质的,没有经营活动。从业人员实行等级工资,亏盈与己无关。经济体制改革之后,服务行业,整体进入民有民营,促进了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实现了经济的良性循环。
第一节 旅店业
第一节 旅店业 牧场招待所是建场之初集餐饮、住宿为一体旅店业,由牧场经营,1988年承包给个人经营。1999年3 月,牧场将招待所公开拍卖,卢文龙中标。招待所民有民营,整修开业后设74张床位。 个人经营的旅店:1982年,颜庆生办起了第一家个体旅店,设有15张床位,以后转卖。1992年吕...
第二节 餐饮业
第二节 餐饮业 随着牧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牧场于1984年出现了第一个个体餐馆。以后随着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个体餐饮业发展更快,到2000年全场已有12家个体饭馆,3 家个体小吃,从业人员38人。极大地方便了群众,也活跃了市场。
第三节 综合服务业
第三节 综合服务业 牧场的综合服务业起步于1986年,都是个体经营。到2000年全场已有理发店10家、浴池3家、照相馆4 家、钟表修理1 家、家用电器修理4 家、自行车修理4 家和其他修理行业3 家。从业人员达到35人,营业收入25万元。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四章 交通运输第一节 机构沿革 1980年以前,牧场没有主管或兼管交通运输的科室。1981年组建工交科,刘福贵任工交科科长,王忠文任科员,主管全场交通运输工作。1985年成立农机交通监理所,农机科长马炳嘉兼任农机交通监理所所长,孙德民任交通监理员。1990年农机与交通分开,马炳嘉任交通科科长...
第二节 客运
第二节 客运 牧场距杜蒙自治县城———泰康镇73公里,距大庆市萨尔图75公里。建场初期,交通非常不方便,牧场没有专养公路和客运车辆。60年代初期,职工外出只能靠马车。60年代中后期,场供应站固定一台“嗄斯51”代客,往返于泰康至牧场之间。1980年牧场自购一台客车,经与杜蒙自治县交通部门协商,...
第三节 货运
第三节 货运 60年代初期,牧场的货物运输由场供应站车队承担,当时有国产“解放车”2 台,苏式“51嗄斯”1 台和2 台大胶轮。当货物多运力不足时从生产队抽调马车往返于杜蒙自治县至牧场之间的货物运输。到1974年汽车增加至7 台,1978年车队从物资科分离,单独配备了领导班子和财务班子。建筑了...
第四节 公路
第四节 公路 60年代初,牧场没有公路,只有一条通往县城的土道,常常被风沙吞没。通往各个生产队主要靠荒凉的草地道。直到1973年后,场领导发动群众,以会战的形式,相继修筑了九队经场部到四队的主干公路30公里。1978年又重新整修了九队经场部到四队的主干公路,整修了场部通往县城的土公路和场部通往...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五章 粮食第一节 机构沿革 计划经济时期,牧场设一名粮食管理干部,负责全场的粮食调拨与购销以及全场职工家属的口粮供应、牲畜饲料的调剂。粮食保管与加工单位是粮油加工厂。1981年徐惠才任加工厂厂长兼管全场粮食。1986年4 月周兴波调粮油加工厂任专职粮管干部,1993年赵庆林调加工厂,1994...
第二节 粮食管理
第二节 粮食管理 1985至1992年,全面兴办家庭农场后,实行大农场套小农场双层经营体制,而粮食流通领域没有完全进入市场,仍保留着计划经济时期的特点。 家庭农场生产的粮食,按合同规定,作为家庭农场偿还利费的主要手段,上交场粮油加工厂。剩余部分留做口粮和牲畜饲料。一队、二队、五队、十队机...
第三节 粮食收购与销售
第三节 粮食收购与销售一、粮食收购: 粮食收购主要指牧场粮油加工厂收家庭农场的粮食。60年代以生产队为单位,留足本队的种子、口粮、饲料外,全部交到粮油加工厂。70年代,生产队只留种子和牲畜饲料,余下的粮食交粮油加工厂,供应全场的口粮。这两个时期牧场没有国家征购任务,1981到1982年不仅保证...
章下序
第六章 物资供应章下序 牧场距铁路线和城镇较远,生产资料的采购和供应显得十分重要,为了保证牧场职工生产、生活的需要,牧场于1973年就组建了物资供应站,几十年来为牧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
1
2
...
15766
15767
15768
15769
15770
15771
15772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