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六章 水产品价格
黑龙江地区江、河、湖泊水面面积达600多万亩,淡水鱼等水产品较为丰富,大马哈鱼等 名贵鱼闻名遐迩。由于气候因素的影响,明水期与冻水期鱼价不同,明水期价格低于冻水期 。民国时期,水产品价格随行就市。东北沦陷时期,水产品(含海产品)收购价格由伪满洲 国兴农部管理,贩卖价格由伪满经济部管理。随着日伪当...
第一节 淡水鱼
一、普通淡水鱼 清代至中华民国期间,松嫩水系盛产鱼类,鱼市兴旺,价格比较便宜。1918年9月,因松 花江涨水,难以捕涝,价格比以往上涨3倍多。1919年冬季,由于钻冰捕鱼成本高,每公斤鲤 鱼老帖①(①老帖系羌帖的,种,是沙俄19世纪末发行的一种以“金卢布”为本位的国家信 用券。)11卢布...
第二节 海产品
黑龙江地区经销的海产品从省外进货,主要品种是黄花鱼、刀鱼和海带等。 一、黄花鱼 东北沦陷时期的1942年,水产品实行公定价格,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市销售的盐 黄花鱼每公斤零售价为伪满币1.63元,干黄花鱼2.16元。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至中华人 民共和国建国初期,海产品零...
第七章 果品价格
黑龙江地区处于中温带,冬季寒冷,果树品种很少。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黑龙江 地区只有零星果树,地产水果满足不了需要,市场销售的果品主要靠外进,1959年,国家将 苹果、柑桔、香蕉、菠萝等鲜果列为2类物资管理,实行计划价格。1962年省管地产果价格和 哈尔滨市秋苹果、柑桔的销售价格。1966年省...
第一节 地产果
黑龙江地区因受气候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地产水果产量较低。1952年前后,主要由农民 自产自销,价格受市场供求影响,少则涨,多则落。1959年地产果发展到百余种,主要品种 是黄太平、大秋果等。60年代初,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粮食减产,多数地方把果园变为粮田, 1961年地产水果产量下降。1962年对黄太...
第二节 外进果
黑龙江地区外进水果品种繁多,价格各异。只选秋苹果、红枣两个品种为代表,以哈尔 滨市等省内中心城市的基期零售价格为主,简述其价格演变。 一、秋苹果 苹果为黑龙江地区外进水果的主要品种之一。1949年哈尔滨市国光苹果每公斤零售价格 为东北币28000元,齐齐哈尔市为30000元,佳木...
第一节 饲 草
第八章 土特产品价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随着农牧业生产的发展,饲草的生产与供应量相应增加。1959 年8月以前,谷、草、羊草的收购价格实行城乡差价,城市和工矿区每吨谷草收购价格为75元 、羊草为26元。1959年9月,根据生产成本和品种比价及毗邻地区饲草价格水平等情况,取消 了谷草、羊草的城...
第二节 芦 苇
黑龙江地区的天然芦苇是造纸原料之一。50年代前,造纸工业用芦苇数量较少。随着造 纸工业的发展,对芦苇的需要量不断增加。由于芦苇生产和收购处于自由放任状态,芦苇资 源受到破坏。黑龙江省芦苇公司成立之后,为加快农副业的生产发展,满足造纸原料供应, 将芦苇收购价格逐步提高。1957年每吨芦苇收购价格为...
第三节 土 碱
1957年以前土碱购销价格为市场调节。1957年每公斤收购价格为0.1元,1959年4月调整 为0.12元。由于燃料涨价,土碱的生产成本提高,1961年3月提高收购价格,全省城乡1等品 每公斤为0.2元,2等品为0.18元。 随着生产发展,土碱产量增加,因价格偏高,销售不畅。为扩大销售,...
第四节 蜂 蜜
东北沦陷时期由于糖源不足,伪满洲国曾经提倡养蜂。当局对养蜂者进行残酷盘剥,蜂 蜜价格低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为促进养蜂业的发展,满足市场供应,对蜂蜜收购价格作过多 次调整。 1961年5月,在提高粮食等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时,提高了蜂蜜收购价格。标准品(2等, 下同...
第五节 黑木耳、元蘑
黑龙江地区山林广阔,山产干菜品种繁多,尤以黑木耳、元蘑等闻名。1958年以前,干 菜价格全省未作统一管理,自由采集,自由销售,价格随行就市,比较稳定。1959年以后, 将山产主要干菜价格纳入计划管理。 一、黑木耳 黑龙江地区是全国黑木耳重点产区之一,1957年以前,黑木耳全靠自然...
第六节 皮、毛
一、皮张收购价格 (一)羊皮 东北沦陷时期,皮张产量日趋下降,随着物价全面上涨,皮张价格逐渐上涨。1934年绵 羊皮收购价格,哈尔滨市每张为伪满币(下同)3元,齐齐哈尔市每张2.1元。1938年日本侵 略者为保证军需,颁布了《毛皮、皮革类统制法》,禁止自由购销,实行垄断性掠夺,断...
第一章 日用品价格
第三篇 工业品价格 日用品种类繁多,品种复杂,又因型号、等级、规格等不同,价格干差万别。因此,只 选择主要生活必需品中的地产标准品为代表,记述其价格演变。 “九·三”抗战胜利前,日用品受供求关系左右,价格随行就市。“九·三”抗战胜利 后,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在“稳定市场,稳定物价...
第一节 火 柴
中华民国期间,黑龙江地区市场上销售的是哈尔滨正新火柴厂、齐齐哈尔鲁昌火柴厂及 呼兰振兴火柴厂生产的黄磷火柴和省外进的安全火柴。1931年7月7日,东北火柴专卖滨江段 通令:火柴价格事关民生,不准擅自增加市价,违者处以罚款,并规定哈尔滨市黄磷火柴每 箱(240包)现洋24.592元,每包(10盒)...
第二节 肥皂、香皂、洗衣粉
一、肥皂 “九·三”抗战胜利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黑龙江地区市场销售的肥皂主要从 沈阳、上海、天津等地进货。1953年投产的黑龙江肥皂厂(1984年改为黑龙江油脂化工厂) 是省内最早生产肥皂的企业。 1953年,黑龙江肥皂厂生产的含脂肪酸47%、每条净重300克的黑龙牌肥皂...
«
1
2
...
3619
3620
3621
3622
3623
3624
3625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