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甜 菜
甜菜是黑龙江省的主要制糖原料。“九·三”抗战胜利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 甜菜收购价格由糖厂制定,尽管逐步提高价格农民收益随之增加,但由于种植甜菜减低地力 ,农民种甜菜的积极性并不高。 1949年黑龙江地区甜菜总产量为14.8万吨,阿城、哈尔滨两个糖厂收购8.9万吨。市场 食糖主要靠...
第一节 蔬 菜
第三章 蔬菜、豆制品价格 黑龙江地区蔬菜生产季节短,冬季鲜菜多由外地进货。除蔬菜生产旺季外,无论地产菜 还是外进菜,价格均高于其它地区。春、夏菜价格水平高而且变动频繁,秋菜上市集中,价 格水平比较稳定。自1898年沙俄在中国修筑中东铁路和1905年外国商人在东北开设商埠之后 ,哈尔滨、齐齐哈尔等...
第二节 豆制品
一、水豆腐 黑龙江地区盛产大豆,加之蔬菜淡季时间较长,豆制品备受青睐。1908年(清光绪三十 四年)就有半机械化豆腐坊生产豆制品,价格便宜。1910年(清宣统二年)“裕记豆腐坊” 在哈尔滨顾乡屯开业,其他城市和农村也相继建立豆腐作坊。每块水豆腐1—2戈比。 东北沦陷后的1932年...
第四章 畜、禽价格
黑龙江地区气候寒冷,畜、禽生长缓慢,成本高于其它地区。东北沦陷时期,由于农业 生产粗放,加之伪政权收缴“出荷粮”,农民生活困苦,畜、禽生产因饲料紧缺而凋敝不振 ,工农产品比价差价过于悬殊,为了满足掠夺的需要,日伪政府不得不提高过低的畜、禽收 购价格,但与全面上涨的零售物价相比,收购价格明显偏低。...
第一节 生 猪
东北沦陷时期的1934年,每公斤生猪价格为伪满币0.13—0.32元之间,1935年涨到0. 190.32元之间,1936年伪满政权限制生猪经营,致使生猪产量下降,价格上涨,到1939年每 公斤涨到0.36—0.53元之间。1942—1944年,生猪奇缺,价格继续上涨。抗日战争胜利初 期的194...
第二节 菜 牛
1917年(民国6年)英租界内粮台(今哈尔滨道外区新马路八区)、顾乡屯、上号(今哈 尔滨香坊区)均有人开设牛店生意,价格日涨日落,随行就市。东北沦陷时期,日本侵略者 为保军需牛皮,强制收购黄牛,由于黄牛上市量逐年减少,价格逐年上涨。1934年黑龙江地 区黄牛收购价格每公斤在伪满币0.095—0....
第三节 菜 羊
东北沦陷时期,黑龙江地区对菜羊实行强制收购。1934—1938年价格比较平稳,1934年 每公斤为伪满币(下同)0.14—0.2元之间(哈尔滨市0.184元,齐齐哈尔市0.2元);1 935年0.15—0.25元之间(哈尔滨市0.23元,齐齐哈尔市0.25元);1936年0.14—0.2 5元之...
第四节 家 禽
1934—1938年家禽市场交易价格波动不稳,1939年大幅度上涨。 1940年,哈尔滨、齐齐哈尔市每公斤活鸡收购价格为伪满币(下同)1.55元,1941涨到 2.17元,1942年哈尔滨市涨到3.5元,1943年齐齐哈尔市涨到2.50元。 “九·三”抗战胜利后,家禽生产发...
第五章 畜、禽产品价格
黑龙江地区畜、禽产品比较丰富,东北沦陷之前,其价格由市场调节。东北沦陷时期, 畜、禽产品价格逐年上涨。“九·三”抗战胜利初期,大多数畜、禽产品属市场交易,价格 随行就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肉、蛋、奶等主要畜、禽产品逐步纳入计划管理,随着 收购价格的调整,销售价格随之变动。1961年较大幅度提...
第一节 猪 肉
民国时期,黑龙江地区猪肉受市场供求关系所左右,价格涨落不稳,年节期间价格涨幅 较大。1914年(民国3年)猪肉每公斤黑龙江江钱4吊8百文左右。1916年每磅①(①磅:英美 制重量单位,1磅=0.4536公斤。)22.4—40戈比,中秋节涨至50戈比,年关期间涨至1卢 布左右。1919年猪肉价格变...
第二节 牛 肉
民国初期,黑龙江地区各市镇设牛肉店,经销牛肉,价格随行就市,涨落不稳。1914年 (民国3年)每公斤牛肉零售价格在黑龙江江钱4吊4百文至4吊8百文之间。1920年牛肉供不应 求,每磅达一百五六十卢布(西伯利亚纸币)。中秋节前,商贩从省外贩进大批牛肉,补充 市场不足,价格见落,每磅降至七八十卢布。...
第三节 羊 肉
民国前期,羊肉销售价格随行就市,有涨有落。1914年(民国3年)羊肉每公斤零售价格 为黑龙江江钱2吊6百文至2吊8百文。1920年羊肉每磅平均价格在西伯利亚纸币85—170卢布之 间。1924年至1927年羊肉每公斤在大洋0.4—0.62元之间。 东北沦陷时期,1934年哈尔滨、齐齐哈尔...
第四节 白条鸡
白条鸡的销售价格,随着活鸡价格的变动而变化。东北沦陷时期,白条鸡价格涨落不稳 ,1939年有较大幅度上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副食品需求量不断增加。为了满足 市场供应,促进家禽生产发展,随着收购价格的提高,白条鸡的销价逐步上调。 1960年...
第五节 鲜 蛋
民国时期,鲜蛋购销价格由经营者根据市场供求变化自行确定,受其生产特点影响,有 明显的季节差价。1919年(民国8年)每百个鸡蛋在30—70俄洋①(①俄洋;卢布,西伯利亚 纸币。)之间。1924年(民国13年)每百个鸡蛋2.47银元。1925年鸡蛋价格持续上涨,192 6年每百个3.4银元,192...
第六节 牛 奶
一、收购价格 黑龙江地区奶牛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牛奶主要供应奶制品 厂,价格由市场调节,冬季价格比夏季价格高10—30%。1949—1953年鲜牛奶每公斤收购价格 0.14—0.24元(合新人民币),哈尔滨、齐齐哈尔市每公斤收购价格分别为0.24元和0. 2元。在...
«
1
2
...
3618
3619
3620
3621
3622
3623
3624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