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黑龙江省志.物价志》编纂委员会
顾问:薛昌荣 高波 主任:王得新 副主任:张忠诚 王宇光 李云龙 王忠华 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学忠 王克剑 朴英民 朱剑峰 刘甲生 刘树军 安 林 李 浩 李荣俭 汪喜久 ...
《黑龙江省志.物价志》编辑人员
主编:张忠诚 李云龙 副主编:李浩 安林 编辑:(以姓氏笔画为序) 安 林 刘晋川 刘景兰 李 浩 郝瑞琛 赵德修 徐玉秀 钱丽敏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责任副总编:陈冰岩 杨富贵 责任编辑:(以姓氏笔画为序) 李俊华 阎剑英
概 述
物价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价格与财政、金融、税收等其它经济杠杆配 合运用,共同对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起调节作用。随着社会制度及其政治、 经济政策所决定的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物价政策和物价形势发生相应变化。黑 龙江省的物价历史演变同全国的乃至国际的政治、经济形势有着紧密的联系。 半殖民地...
第一节 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
第一篇 物价水平第一章 物价指数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大肆掠夺农产品,从本国移民黑龙江地区,组成“开 拓团”开垦荒地。尽管耕地面积扩大,但由于实行掠夺式经营,生产方式落后,粮食等农作 物产量低而不稳,价格波动不已。 1933年至1934年因受国际市场谷物销售危机影响,农产品价...
第二节 市场零售物价指数
江地区倾销国内工业剩余产品,使工业品价格相对平稳。1937年抗日战争爆 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忙于备战,市场民需物资紧缺,价格上涨。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以1936 年为100,1937.年为114.48,1938年为135.96。随着国际局势恶化,日本侵略者加紧对粮 食和工业原料的搜刮,引起了以消费资...
第三节 职工生活费指数
东北沦陷后,日本侵略者的经济掠夺进一步加重了职工生活负担,物资紧缺,市价不断 上涨,职工生活费逐年增加。被奴役的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群众,收入微薄,生活困苦不堪 。以哈尔滨市1936年职工生活费指数为100,1937年为106.49,1938年为125.6,1939年为 156.7,1940年为2...
第一节 工农产品比价
第二章 商品比价 一、综合比价 黑龙江地区在1939年以前出现过工农产品交换差价缩小的情况,其后呈逐年扩大的趋势 。 以1934年为基期,1935年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上升20.87%,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上升10. 72%,工农产品交换差价缩小了8.4%(即换取同等数量的工业品所需的...
第二节 农产品比价
1931年前后,因国际贸易市场影响,加之流通领域投机商人作祟,农产品价格受市场制 约,品种之间价格差异很不稳定。大豆和小麦在商品粮中占主要地位,由于部分地主兼营粮 食加工业,直接控制原料,国外资本家对主要商品粮食又大肆掠夺,使大豆和小麦销售价格 水平高于其他粮食品种。1929年和1930年哈尔滨...
第一章 粮油价格
第二篇 农副产品价格 清朝末年至民国中期,黑龙江地区的粮油自由经营,价格随行就市。东北沦陷初期,粮 油仍为自由交易。1937年,日伪政权出于侵华战争的需要,控制粮食市场,实施《粮谷统制 法》和《特产物专管法》等,对市民口粮施行“配给”,并对主要粮食品种规定“公定价格 ”。因按公定价格配给的粮食数...
第一节 粮 食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粮食价格 黑龙江地区土地广袤、肥沃,盛产粮、豆等多种农产品。清朝黑龙江地方官府将粮价作 为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向清政府报送粮市行情,逢严重自然灾害而造成粮价波动 时,便制定“雨雪粮价”报送朝廷。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中东铁路建成后,黑龙 江地区各行...
第二节 油 料
黑龙江地区主要油料作物是大豆、葵花籽,其它小油料产量很少。大豆购销价格已在粮 食价格中记述,葵花籽价格多随着大豆价格的调整而变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黑龙江地区为促进小油料生产发展,采取调整葵花籽购销价格 的政策,促进向日葵的生产,增加葵花籽的产量和收购量。 1955年...
第三节 油 脂
黑龙江地区盛产大豆,以豆油为主的油脂的生产和消费有较长的历史。清朝末年豆油价 格随行就市,变化较大。哈尔滨豆油价格在1910年(清宣统二年)9月中旬,每普特为1卢布 ,到了下旬竟涨到3.65卢布。民国年间的1924年,哈尔滨豆油价格每普特4.35元,1930年 为6.09元,1931年又降到3....
第一节 烤 烟
第二章 烟、麻、甜菜价格 黑龙江地区生产烤烟与生产晒烟相比,历史较短。随着卷烟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由于中 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国家和地方各级领导部门的重视,烤烟生产发展迅速。 东北沦陷时期的1940年,收购烤烟划分为10个等级,1—10等的收购价格分别为每公斤伪 满币1.8元、1.66元、...
第二节 麻 类
一、亚麻 东北沦陷时期,亚麻被日伪“亚麻纺织株式会社”所垄断。为了刺激农民种麻,也逐步 提高亚麻收购价格。1934年每吨亚麻(原茎,下同)收购价格为伪满币(下同)24元,1936 —1938年为36元,1939年为48元。此期间,先后在呼兰、双城、巴彦、尚志、延寿等地建立 19座亚麻纤维...
«
1
2
...
3617
3618
3619
3620
3621
3622
3623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