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生育
第二节 生育 一、婚龄人口 1931年底,鸡西地区有婚龄人口(男22周岁、女20周岁)1295人,占总人口的2.1%。1941年底上升到2.37%,1949年底下降到2.18%,1953年底再下降到2.13%。1964年,婚龄人口7364人,占当年全市总人口的1.5%。1965年后,随着第二次生...
第三节 平均寿命
第三节 平均寿命 1932—1945年,鸡西地区人口平均寿命在34周岁左右。其中,男性34.5周岁,女性32.9周岁。1949年底,平均寿命上升到39.2周岁。1957年底,又上升到52.7周岁。1964年底,出现妇女平均寿命略高于男性平均寿命的局面。1965年底,妇女平均寿命达58.3周岁,比男...
第一节 机构队伍
第四章 计划生育第一节 机构队伍 1955年3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控制人口问题的指示》,鸡西县以卫生部门为主开展节 育宣传和技术宣传指导活动,倡导适当节 制生育,宣传节育常识。在城镇有少数妇女实行节育手术。 1963年2月,成立鸡西市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由市卫生局等9个部门负责人组成,副市长侯越...
第二节 节育措施
第二节 节育措施 一、人工节育 1963年5月,市卫生局主办节育技术训练班,32名卫生技术人员参加,为期7日,学习人工流产、男女结扎和放环等节育技术,开展节育手术。“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断。 1973年,全市能做节育手术的卫生技术人员增加到77人。当年全市落实节育措施人数21889人,节育率6...
第一节 第一、二次人口普查
第五章 人口普查第一节 第一、二次人口普查 一、第一次人口普查 1953年,为迎接普选而进行全国人口调查工作,是全国第一次比较全面的科学的人口调查。调查对象是常住人口,主要调查项目有户数、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调查标准时点是1953年6月30日24时。鸡西县普查工作准备细致、扎实,坚持统一的普...
第二节 第三次人口普查
第二节 第三次人口普查 1982年,为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安排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给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改革提供可靠的数据,进行规模更大的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普查对象仍是常住人口,普查标准时点为1982年6月30日24时。这次普查的人口规模是第一次的4.46倍、第二次的1.58倍。普查项目...
概述
第四编 城乡建设概述 鸡西市城乡建设,是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而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后,经过36年的建设,市中心区(鸡冠区)与东部的鸡东县、西部的恒山区、北部的滴道区、东北部的城子河区以及距市中心区较远的梨树区、麻山区,构成以鸡冠区为市中心,一城多镇的城市。 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建设比较混乱,街道...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一章 机构队伍第一节 机构沿革 1941年9月,伪鸡宁县公署设都邑计划管理局。 1946年5月,鸡宁县政府成立,设建设科管理城镇建设业务。1948年4月,建设科并入民政科,民政科兼管城市建设。 1956年3月,鸡西县基本建设委员会成立,主管建筑施工。同年12月,恢复鸡西县建设科。 1957...
第二节 职工队伍
第二节 职工队伍 1941年9月,伪鸡宁县都邑计划管理局,职员3人,管理城镇建设、交通等事宜。1946年5月,鸡宁县政府建设科工作人员3人。 新中国成立后,鸡西县人民政府设民政科,兼管全县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及公用事业。1950年,鸡西矿务局建设处土建科招收2000名固定工人,组成鸡西和城子河、滴...
第一节 总体规划
第二章 规划第一节 总体规划 1936年,伪密山县都邑计划署对鸡西地区进行初步规划。重点规划鸡西街,东为3400米,南为2700米,西为2500米,北为2000米,建成区面积4.9平方公里。1941年,伪鸡宁县建立后,县都邑计划局又进一步规划鸡宁街铁道以北东西走向的一街、永昌、祥光3条土路各长40...
第二节 市中心区规划
第二节 市中心区规划 1984年,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按《鸡西市总体规划》编制市中心区(鸡冠区)控制规划。控制规划侧重于用地规划,确定小区道路红线及工厂、住宅、交通、园林绿化、卫生、商业网点等设施的位置和控制点的座标、标高;选定住宅建筑、道路、广场、公共建筑、公共绿地、公共活动场地等项目的定额指标;安...
第三节 市辖区规划
第三节 市辖区规划 一、恒山区 恒山区是一个以煤炭工业为主,化工、建材、机械加工工业相应发展的工矿城镇。近期(1985年)城镇人口控制在10万人以内,远期(2000年)控制在12万人以内;建成区城镇用地近期控制在850万平方米以内,远期控制在970万平方米以内。 工业用地煤矿工业广场就地扩建。...
第四节 村镇规划
第四节 村镇规划 1983年,市政府组织全市乡村建设管理人员,调查10乡5镇134个行政村的经济资源和现状,从建设社会主义新村镇的目标出发,对村镇的布局、性质、结构、规模及发展方向编制近期(1990年)和远期(2000年)规划。编制生产、生活、居住、街道网、公共建筑、工程管线、园林绿化、庭院布置等...
第五节 城市测绘
第五节 城市测绘 一、控制测量 1959年,国家建筑工程部综合勘察院东北分院对鸡西市鸡冠区进行城市测量,完成控制测量成果有Ⅲ等基线1条,Ⅲ等三角主网1个(13个点),Ⅳ等三角插点8个,Ⅱ、Ⅲ级导线点120个,Ⅳ等水准点23个。其间所做的城市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均系埋石点,设置永久性测量标志,进行委托...
第六节 规划管理
第六节 规划管理 一、城市用地管理 1959年前,城市建设用地根据城市发展的大体框架审批。1959年后,按《鸡西市城市总体规划》审批。建成区的用地由房地产管理部门审批。规划区内的农村土地征用前,由农村耕种使用;征用时,由建设单位申请,市规划管理部门核准,经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征用手续。凡占用城区土地...
«
1
2
...
9037
9038
9039
9040
9041
9042
9043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