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资金来源
第三章 城市维护资金第一节 资金来源 一、经常性收入 城市维护费1956年,鸡西县开始征收城市维护费,年收入10.2万元。建市后,随着全市经济的发展,城市维护费收入逐年增加,1957—1960年,共收入城市维护费293万元。1961—1962年,城市维护费收入下降。1963—1967年,共收入1...
第二节 资金使用
第二节 资金使用 一、城市维护资金使用 1956年,鸡西县城市维护资金大部分用于城市养护维修,支付10.2万元,与收入持平。1957年后逐年增加,1960年增加到136万元。1961年又减少到49.5万元。1964年增加到263.7万元。1968年,城市维护资金支出334.5万元,比1965年增...
第一节 城镇街道
第四章 市政基础设施第一节 城镇街道 一、市中心区(鸡冠区)主干道 1937年,鸡西街(今鸡冠区)始奠街基。到1948年,鸡西街有北街(今祥光路)、市场街(今红军路)、南街(今永昌路)、火车站路(今兴国路)4条街道,均为土路。总长3600米。 1949年,鸡西县人民政府抽调民工,动员市民义务出...
第二节 城镇桥梁
第二节 城镇桥梁 一、市中心区桥梁 电厂桥始建于1937年,木结构,位于鸡西发电厂区域,东山路北端,横跨矿棱河。1980年,改建钢筋混凝土结构,桥长24.3米,宽14米,高4.3米。 鸡恒桥位于鸡西煤矿机械厂制氧车间大门前北侧,横跨孟家沟。1940年建,木结构。 1968年改建钢筋混凝土结构...
第三节 交通设施
第三节 交通设施 一、交通标志 1957年后,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在市中心区的适当位置设置交通标志牌84块。“文化大革命”期间,交通标志牌遭到严重破坏,有的标志牌桩被拆除或拔掉,剩下的也残缺不全。1978年后,交通秩序逐渐恢复,交通标志曰趋完善。1980年6月起,在市中心区中心大街、兴国路、红旗路3...
第四节 排水
第四节 排水 1945年前,鸡宁街仅日伪军政机关、官吏住宅、兵工厂、陆军医院及恒山、滴道、麻山、城子河炭矿矿部设有下水道。管道用直径200毫米陶瓷管,将污水就近排放低洼地带或自然水沟。鸡宁街、恒山街、滴道街的镇内排水,用道路边沟排放。每镇只有1—2条主要道路两侧挖宽0.6米、深0.6米的土沟。繁华...
第五节 路灯
第五节 路灯 一、煤油路灯 1941年9月,鸡宁街街面较为繁华,为方便商人晚间做生意,县商会出面征得街公所允许,10月在主要街道设置煤油路灯32盏。其中,祥光路设15盏,鸡宁路(今红军路)设12盏,永昌路设5盏。灯柱用松木杆做成,直径20厘米,高2米。 灯具系倒梯形玻璃罩,上宽下窄,罩顶铁盖多...
第六节 堤防
第六节 堤防 1942年,伪鸡宁县公署强派劳工从城子河铁路至左家街穆棱河南岸修筑堤坝。堤高不足1米,宽近2米,堤段长2.5公里,保护鸡宁街不受洪水灾害。1943年8月,穆棱河河水泛滥,堤坝全部冲毁。洪水最大流量2800立方米/秒,梁家街、丰安厢受灾严重,全县淹死32人,冲倒房屋600余间。 19...
第七节 城市绿化
第七节 城市绿化 一、街道绿化 1945年前,鸡宁街、黄泥河子街、滴道街的主要街道两侧植杨树和榆树,由于无人管理,树木成活率和保存率极低。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城镇绿化非常重视,每年春季都号召机关干部、学生、市民及企事业单位职工义务植树。建市后,市人委不仅对人民群众进行“植树爱林”教育,而...
第八节 环境卫生
第八节 环境卫生 一、街道清扫 1941年,鸡宁街和梨树镇,均雇清道夫清扫镇内主要街道,用人力车或毛驴车清运垃圾。 1952年8月,东海国营农场(今八五一○农场)组建第一支专业卫生队,农工64名,畜力车32辆,以积肥为主,冬天进城拉运冻粪。1955年,这支卫生队归鸡西县管理。 1957年后,...
第一节 供水
第五章 公用事业第一节 供水 一、井水 1936年前,鸡西地区居民生活用水,都是取之于住房附近的大口浅井。用绳系水桶、吊杆或辘轳提水。1937年后,有些居民在厨房或庭院打封闭式的手压机井取水,比敞口井方便卫生。1940年12月,鸡宁发电所在厂内南侧打一眼深井,解决发电和职工生活用水,每日产水50...
第二节 供热
第二节 供热 一、供热工程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鸡宁县民间用火盆、手烧炉、火墙、火炕取暖。新中国成立后,工、矿、机关、学校、医院、商店及居民,多以小煤炉、小锅炉及火炕、火墙取暖。 1968年,市革委与鸡西发电厂合作,拟在鸡冠区中心大街两侧办公室、商店、厂房、宿舍、住宅,实行集中供热。时值“文化大...
第三节 公共交通
第三节 公共交通 1964年上半年,筹建市公共汽车公司,在市中心区开线营运,有客车2辆,线路1条,营运里程3.5公里。年末,有客车4辆,线路2条,营运里程10公里,在籍职工24人。1线,由火车站起至矿务局总医院;2线,由火车站起,至矿务局结核病医院。 1965年,营运客车10辆,营运线路8条,营...
第一节 居民住宅
第六章 房地产第一节 居民住宅 一、房产部门直管住宅 新中国成立初期,鸡西县房产部门只管理沦陷时期遗留下来的公署、学校、医院、妓女院、戏院和没收军、警、宪、特及把头、资本家的房屋。大部分仍做机关、学校等公用,仅有2.1万平方米作居民住宅。1959年末,公产住宅增加到3.4万平方米,1969年末增...
第二节 房产管理
第二节 房产管理 一、公房 公房管理1945年,鸡宁县解放后,全县没收沦陷时期遗留的少量房产,由县民政科代管。1949年8月,鸡西县人民政府制定《鸡西县城市房屋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鸡西县城市区域内所有之一切敌逆产及政府代管不动产均为公产。”“本府设房地产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房管会),负责统一...
«
1
2
...
9038
9039
9040
9041
9042
9043
9044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