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四节 技术队伍新
第四节 技术队伍新 经济体制改革前垦区的农机技术队伍健全,包括管理人员3 268人,农业机械实行承包、租赁、转让后,由于放松了管理,曾有两年受到削弱,自1989年开始逐渐加强了技术队伍建设,到1999年底全局农机技术人员总数达到4 300人,比改革前1985年增加1 032人,增加24%。其中...
章下序
第八章 林业章下序 农垦齐齐哈尔分局1985年有林地22.2万亩。1986~2000年15年间造林29.4万亩,净增面积20.3万亩,幼林7.4万亩,保存率90%以上。截止2000年底林地面积累计为42.5万亩+林木蓄积量204万立方米。林业的发展对于调节小气候、保护农田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一节 机构与职能
第一节 机构与职能 为改善生态环境,国家对营林事业非常重视,从中央到地方均设专门机构。省农垦总局设林业局,齐垦分局设林业处,所辖7个农牧场设林业科、站和苗圃。在业务上实行垂直管理。 1986~1993年林业处同农业处合署办公,称农林处。但林业处的经费单独核算(造林投资、营林基金、管理使用...
第二节 防护林
第二节 防护林 分局地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西部干旱地区,造林绿化均归属“三北”防护林建设体系。历过几十年的营造,全局已基本实现了农田防护林的网、带、片防护林体系。现有防护林2 65 105.5亩,其中农田防护林133 610.3亩,1 971个网格。3 858条林带;水田防护林31 634.2亩...
第三节 用材林
第三节 用材林 齐垦区营造用材林大部分属于片状防风固沙林,既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也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用材林的树种大部分是杨树,经济价值不高,有少部分落叶松、樟子松、水曲柳价值较高的树种,主要是由于地理位置和土质结构所决定的。克山农场、查哈阳农场部分地区可以种植针叶树种,而其它农场只能发展杨树。...
第四节 经济林
第四节 经济林 1984年齐垦区的经济林面积为2 350亩,1985~1988年4年中没有增加面积,1989年面积有所增加,达到2 417亩。品种为小苹果、李子、杏等。但由于管理不善,加之林木休眠晚、冬季低温、防寒措施不利等原因,出现大面积林木死亡。到1990年第二次人工林普查时,实有面积仅为...
第五节 五大工程
第五节 五大工程 根据农垦总局黑垦发(1997)10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快垦区生态农业(林业)建设的决定》,1998~2000年全垦区实施五大工程:1.水田防护林工程,2.草原防护林工程,3.治沙林工程,4.低湿地水源涵养林工程,5.“三绿"32程(绿色城堡、绿色通道、绿色走廊)。1998~1...
第六节 苗圃建设
第六节 苗圃建设 1985年全局有3个苗圃,主要育苗以杨、柳为主。1986年除育杨、柳外,还增加了针叶树种的培育。克山农场、查哈阳农场开始培育落叶松、樟子松、杜松、云杉等。富裕牧场、绿色草原牧场、泰来农场主要培育杨树品种。1986~1990年5年间育苗4 507亩,7293万株,其中针叶树1 ...
第七节 护林防火
第七节 护林防火 护林防火是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每年3月15日到6月15日为春季防火期,9月15日到11月15日为秋季防火期,共计5个月时间。从1985年到2000年底全局未发生过火警、火灾。保证了全局森林资源的安全。 1987年大兴安岭‘5?6’特大森林火灾后,各级领导更加重视...
第八节 林政管理
第八节 林政管理 分局林业处设有林保科,各农牧场林业科设有林保股,均有专人负责林政工作。三级管理的农牧场,分场的农业主管技术人员负责兼管林政工作。各农牧场生产队林政工作,由原来的专职人员负责,变为现在由生产队的农业副队长兼管。有大片林地的生产队由生产队安排专人对大片林地进行专门管护。 —...
第九节 林业普查
第九节 林业普查 林业普查是林管工作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比较重要的普查工作有:人工林普查,森林资源调查,义务植树普查等。 一、人工林普查 1984年在全局进行了第一次人工林普查,从年份、树种、林种、面积进行全方位调查,从1953年到1983年31年间人工造林201 718亩,保存面...
章下序
第九章 养殖业章下序 齐齐哈尔垦区人多地少草原资源丰富,具备发展养殖业的自然条件。经草原普查,齐垦区有可利用草原49.16万亩,其中:采草地9.37万亩,放牧地37.12万亩。嫩管局本着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原则,制定了以发展奶牛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规划。1985年全局奶牛存栏6 400头,在此...
第一节 繁育
第一节 繁育 一、奶牛。为提高奶牛质量,自1986年始,全局奶牛普遍实行冻精配种。1993年又全面使用北京、黑龙江的优质种公牛吸管冻精配种,使奶牛质量逐年提高,奶牛平均单产由3.8吨/头提高到4.3吨/头。绿色草原牧场的黄牛经过改良后,全部成为黑白花奶牛,单产也在4.2吨/头以上。各农牧场建立...
第二节 草原改良和管理
第二节 草原改良和管理 齐垦区地处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地区,草原的沙化、碱化、退化严重。因此,总局一直把齐垦区作为草原改良和草原建设的重点。从1979年到1985年总局对齐垦区的草原改良和建设投资127.1万元,改良和建设草原112 451亩。1986年到1998年又获得草原改良和建设投资款482...
第三节 防疫灭病
第三节 防疫灭病 1989年按照省里的统一布置,进行疫病普查工作,并建立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有效地扼制了疫病的发生。 对牛的结核病,布氏杆菌防治。除绿色草原牧场以检免疫结合外,其它各场均采取春秋两季以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为主进行检疫。为了加强对奶牛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的防治。1986年要求各农...
«
1
2
...
15783
15784
15785
15786
15787
15788
15789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