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四节 深层天然气藏开发
第四节 深层天然气藏开发 大庆油田深层天然气藏是迄今世界上探明规模最大的酸性火山岩气藏,分布着昌德、升平、徐深(包括徐深1、升深2-1、兴城、汪深1、徐深9、徐深21、徐深28、达深3区块以及徐东、丰乐地区等)3个气田。其地质特征:1.储层埋藏深度在3000米以下,为下白垩系泉头组二段以下地层,包...
第五节 天然气处理与初加工
第五节 天然气处理与初加工 大庆油田的天然气处理与初加工由天然气分公司承担,该公司还负责为大庆石化总厂、林源炼油厂、油田甲醇厂等石化企业提供生产原料和燃料。天然气分公司既是大庆油田最大的油气初加工企业,也是全国最大的溶解气处理基地。拥有天然气处理装置14套、原油稳定装置11套、轻烃储库2座、增压站...
第五章 油气储运销售
第五章 油气储运销售 油气集输,专指将油(气)井产出的原油(天然气)及其伴生气收集起来,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初加工,再输送给用户的整个生产运行过程。 大庆油田自投入开发以来,从行列式布井到面积井网、从基础井网到二次井网加密调整,从自喷开采到机械抽油,从不含水到低、中、高含水采油,油田布井方式和油气生...
第一节 原油储运与销售
第一节 原油储运与销售 一、原油储运 1985年以前,大庆油田建有东油库、西油库、北油库、南一油库等4座原油储库,建有1万立方米储罐2座、2万立方米储罐13座、5万立方米储罐2座、10万立方米储罐6座。 1987年,外围地区的“三站(升一、朝一、宋一联合站)、二线(朝阳沟至宋芳屯、宋一联合站至...
第二节 天然气集输
第二节 天然气集输 天然气集输流程与原油集输流程同步设计建设,并依托大庆化肥厂、30万吨乙烯工程得以完善和扩建。1986年,全油田拥有浅冷压气站4座、500号浅冷油气处理装置3座、原油稳定装置7座、增压集气站11座、大罐抽气装置6套、地下储气库2座、集气管线501千米、输气管线1717千米,形成日...
第六章 开发技术
第六章 开发技术 大庆油田的开发历程实质上就是一部中国陆上石油科技攻关史、奠基史、发展史。开发伊始,大庆油田就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科学但不迷信“洋教条”,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但不墨守成规,勇于打破条条框框,探索中国式石油科技研发道路,逐步形成“科技超前15年准备,超前10年研究攻关,超前5年试验配...
第一节 储层地质研究与油藏描述技术
第一节 储层地质研究与油藏描述技术 一、油砂体研究技术 油田开发初期,用“标准层控制大段、旋回组控制小段,根据旋回组内部岩性组成规律对比小层”的“旋回对比、分级控制”的方法,初步认定喇、萨、杏油田油层沉积环境以“半深湖相至浅湖相为主”。后经深入研究,摆脱大层段、大平均、笼而统之认识油层的传统做法...
第二节 注采及堵水工艺技术
第二节 注采及堵水工艺技术 一、分层注水技术 1986年以后,采用自行研制的756-2和752-4型可洗井水力压缩式封隔器,实现多级细分配水以及“配水自动化、投捞钢丝化、测试仪表化、油管防腐化”,其工艺技术居国内外先进水平。1990年代研发出液力投捞分层控制注水技术、同心集成式细分注水技术以及超...
第三节 机械采油工艺技术
第三节 机械采油工艺技术 一、抽油机有杆泵采油工艺技术 1980年代初,油田研发机采井不压井工艺以及无衬套软活塞泵挂等技术用于油井自喷转抽,逐步实现不压井作业、分层开采、分层测试、提高泵效且可“三防”(防脱、防断、防蜡)。1988年起,规模化应用自行研制的83毫米和95毫米大口径有杆泵。1990...
第四节 油层改造工艺技术
第四节 油层改造工艺技术 一、压裂工艺技术 1988年,研制成功平衡限流法压裂工艺,以此为薄差油层以及表外储层的开采提供技术支持。该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同期,压裂施工实现选砂、运砂、加砂机械化,压裂液配制、输送、施工一条龙,年压裂施工约1000口井,单井年均增产原油100吨以上。199...
第五节 剩余油研究技术
第五节 剩余油研究技术 一、密闭取心检查井技术 1980年代初,油田开始推广应用密闭取心技术。到1985年,形成制造和生产内筒密封结构装置和CCH密闭液的能力,现场应用密闭率达90%以上,保压率达80%。1990年代,密闭取心技术逐步系统完善,研发出适用于800~3000米井深的自锁式、机械加压...
第六节 水驱开发调整技术
第六节 水驱开发调整技术 一、开采方式调整技术 1986年,油田自产电潜泵配套完善7项技术,其总体性能、使用规模、增油效果居于国内领先地位;有杆泵采油方面完成大泵脱接器、抽油杆防脱、机械防砂、偏置式节能抽油机的研发,初步形成10项配套工艺技术。1987年,机采井的液面测压和环空测试等新工艺开始在...
第七节 三次采油技术
第七节 三次采油技术 一、聚合物驱油技术 聚合物驱油,是注水开发中后期采用注聚合物溶液替代注水,以提高排驱黏度,改进流度比,扩大波及体积,提高油田采收率的三次采油方法。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庆油田在小井距南井组和喇嘛甸油田35号计量站等地曾利用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配制的稠化水进行了提高采收率试验。...
第八节 外围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
第八节 外围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 一、外围油田注水开发技术 由于外围低渗透油层孔隙半径小、渗透率低,对注入水的水质要求较高。1987年,开始在龙一联进行水质处理试验,试验内容包括控制加氧除铁,加聚合氯化铝除悬浮物,加亚硫酸钠除氧,以及杀菌剂杀菌。1988年,外围油田各注水站均建成水质处理站,用于净...
第九节 天然气藏开发技术
第九节 天然气藏开发技术 一、气藏描述技术 1987年,随着中浅层气藏投入试采,开始对以汪家屯为代表的由多个复杂岩性、断块小气藏组成的复合性气藏群进行描述与研究。采用常规的系统试井技术,求取合理的工作制度和产气量。1988年,先后采用压降法、弹性二相法、探边测试法对气井落实动态储量,并应用地球物...
«
1
2
...
16993
16994
16995
16996
16997
16998
16999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