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农村供电网
第二节 农村供电网 1936年,日本侵略者为了军事上的需要,由滴道发电所一裴德间建1条60千伏输电线路,再由裴德—东安市(今密山镇)建1条22千伏的送电线路,同时建立东安变电所。沿线西东安(新治)、裴德和东胜等村屯开始用电。1941年,由鸡宁发电所—东安街架设1条22千伏送电线路,东安变电所扩建后...
第三节 基层电业局(站)
第三节 基层电业局(站) 一、鸡东县电业局 1965年,成立鸡东县农林电气化科。1969年,县农林电气化科与鸡西电业局所属鸡东供电所合并,改称鸡东供电所农电组。1970年,农电组合并于鸡东县水利科,改称鸡东县水电科农电组。1972年,农电组脱离水电科,改称鸡东县农电科。1980年,改称鸡东县电业...
概述
第十一编 非金属矿工业概述 丰富的石墨、硅线石等非金属矿资源,是鸡西市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1937年,日本侵略者开始勘查石墨矿藏。1941年7月建矿开采掠夺。“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政府重视石墨资源开发。1948年,柳毛石墨矿恢复生产,但因产品质量低,销路差,曾两次停产。1965年恢复生产后,...
第一节 石墨
第一章 资源与勘探第一节 石墨 1905年,清朝黑龙江预备军官探险旅行团,首次沿穆棱河探险和调查,发现柳毛石墨矿。国家调查员王竹泉在1928年调查,阿城县矿商黄甫坤在1930年调查得到进一步证实,但储量不详。 日本侵略者侵占鸡西地区后,进行4次调查。伪满洲矿业开发株式会社为取得准确的建矿资料,1...
第二节 磷
第二节 磷 1958—1959年,中苏黑龙江综合地质考察团牡丹江小组对柳毛石墨矿进行调查后,首次发现磷矿资源。1960年,市人委决定对柳毛磷矿资源进行地表勘测。1961年,牡丹江专署地质队第六分队做了详细普查。同年秋,辽宁省石油化工局磷勘探队沿柳毛矿区的K51和K53槽探,打3眼普查孔,取样化验认...
第三节 硅线石
第三节 硅线石 1982年3月,黑龙江省矿产地质局第一调查研究所第四地质调查队和黑龙江省矿产地质局第一探矿工程公司在普查与勘探梨树区石场磷矿时,首次发现距鸡西市磷矿的采区2.5公里处有硅线石矿石。主要有6个工业矿体。其中,1号、5号和6号矿体是主要矿体,埋藏浅,储量大,区内矿石总储量3000万吨以...
第一节 柳毛石墨矿
第二章 矿山建设第一节 柳毛石墨矿 1939年,伪满洲矿业开发株式会社着手开发柳毛石墨资源。1940年,将柳毛黑铅矿开发权移交给伪满洲矿山(黑铅)株式会社继续建矿,定名老鞑子沟黑铅矿,隶属滴道矿业所。1941年7月,建成第一浮选厂,建沉淀池2个,安装浮选机1台,无烘干设备。矿石经过破碎和球磨后,加...
第二节 鸡西市磷矿
第二节 鸡西市磷矿 1970年冬,黑龙江省革委和鸡西市革委,根据1958—1961年的4次调查勘探资料,经过论证决定投资20万元,开发柳毛石墨矿区的磷矿资源,以供给磷肥厂所需磷矿粉。同年8月,省地质局第七地质队和化工部第二勘探队对梨树区石场勘探后认为,该地区磷矿储量较大,水源、交通条件好。1971...
第三节 麻山石墨矿
第三节 麻山石墨矿 1970年,麻山区革委会自筹资金兴办麻山石墨矿。采矿剥离方式是人工打眼、放炮和装车运输,人推碾子粉碎矿石,人工洗选。年底职工122人,年产低碳石墨200多吨。1972年,购置柴油机、粉碎机等设备,职工增至152人,产量增加,生产低碳石墨1818吨。1974年,年产4371吨。其...
第一节 石墨
第三章 产品第一节 石墨 1949—1952年,柳毛石墨矿独家生产,4年共生产混合目石墨12323吨,每年平均生产3081吨,比沦陷时期增长8倍。但石墨化验设备简陋,仅能测算石墨灰分,其它化验指标均由用户化验,含碳量仅达65%左右。4年共向鞍山钢铁公司和大连市机械局等单位销售2015吨,占同期石墨...
第二节 石墨制品
第二节 石墨制品 一、粉状低碳石墨保护渣 1964年,柳毛石墨矿与齐齐哈尔钢厂、鞍山钢铁公司联合研制成功粉状低碳石墨保护渣。齐齐哈尔钢厂经15种浇铸钢锭试验,认为该产品有良好的铺展性,能隔绝空气与钢液的接触,防止二次氧化,保温性能好,减少锭坯缩孔,具有适当的熔点和熔速,生成渣膜,吸收钢液中非金属...
第三节 磷矿粉、磷精粉
第三节 磷矿粉、磷精粉 1973年,市磷矿试生产的磷矿粉,经东北地质科学研究所在合江地区、牡丹江地区40个实验点的小区试验结果看,对不同土壤、不同作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每公顷大豆施1788公斤,增产14.8%;玉米施4192公斤,增产12.9%;谷子施2335.5公斤,增产5.7%。每公顷...
第一节 粉尘治理
第四章 “三废”治理第一节 粉尘治理 沦陷时期,柳毛石墨矿无除尘设备和防护措施,劳动条件差,危害工人身体健康。 1948年恢复生产时,粉尘浓度高,在有粉尘岗位上作业的工人,全身墨黑。1957年第二次恢复生产时,增设除尘设备,劳动条件有所改善,但主要工序的粉尘浓度仍超过国家标准52—310倍。19...
第二节 废水、废气治理
第二节 废水、废气治理 一、尾矿水治理 1949—1952年,柳毛石墨矿通过地下混凝土管路,将尾矿水排入柳毛河沟两岸草甸子,淤积面积3835平方米,平均厚度70厘米。1961年,试用尾矿泥沙掺入50%黄土,制成砖坯,经自然干燥烧制成耐800—900℃高温的尾矿泥沙砖,减少污染并获利14万元。19...
概述
第十二编 机械电子工业概述 鸡西市机械工业比较发达,电子工业相对薄弱。机械电子工业企业是伴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1933年,日本侵略者侵占鸡西地区后.为加速掠夺煤炭资源,满足侵略战争的需要,于1936年,由长谷川株式会社出资建密山炭矿机械制作所(今鸡西煤矿机械厂前身)。主要维修炭车、绞车...
«
1
2
...
9051
9052
9053
9054
9055
9056
9057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