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喜事新办
第二节 喜事新办 男到女家落户(亦称倒插门,招养老女婿)。 1975年,化肥厂工人伊广仁和毛巾厂女工曲春荣相爱。曲家,上有80岁的外祖母和60多岁的父母,三位老人身边只有曲春荣一女,曲嫁伊家,三位老人无人照管,两个青年人感情深厚,为照管老人,伊广仁摆脱旧俗到女家落户。“五四”青年节这天,一不要彩礼...
第三节 舍己救人
第三节 舍己救人 1981年8月3日,因连降大雨,大碾子河水急骤上涨。上午七时,中学生孟淑梅路经碾子河第二道小桥时,小桥突然坍塌,孟淑梅落入水中。水深流急,孟淑梅生命处于危急。这时,化肥厂工人王树清奋不顾身跳入河中,游到孟淑梅跟前时,奋力抓住推向岸边,多次上岸未成功,两人被洪水冲出100多米,最后...
第四节 村规民约
第四节 村规民约 村规民约是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互相监督的一种好形式。村规民约的制定要经过村(街道)居民委员会讨论,全体居民通过后实施。人们自觉以村规民约检点自己,村规民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当地法规的作用。 1982年全县各乡(镇)村、(街道)普遍建立了乡规民约。 小五站镇庆云村,自从订立...
第一节 方言
第八章 方言 谚语 歇后语第一节 方言 姥爷——外祖父。 备不住——可能。 姥姥——外祖母。 日头——太阳。 老丈人——岳父。 小尕子——小男孩。 丈...
第二节 谚语
第二节 谚语 一、农业谚语 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 紧忙慢忙,寒露上场。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谷苗间成寸,等于上茬粪。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 家土掺野土,一亩顶两亩。 ...
第三节 歇后语
第三节 歇后语 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 兔子尾巴——长不了。 砂锅捣蒜——一锤子买卖。 脚上的泡——自己走的。 黑瞎子打立正——一手遮天。 茶壶煮饺子——有嘴道(倒)不出。 烂瓤西瓜——满肚坏水。 ...
第一节 传说
第九章 传说 民谣第一节 传说 梳妆楼勃利县境内种畜场东北处,有座山,名叫“梳妆楼”。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在该山下有个小湖泊,叫黑鱼湖,湖水平稳如镜,山上生长很多杏树,每到春三月,杏花盛开,草木丛生,胜似仙境。每到这个季节,远处眺望,该山处在微风细雨云雾中,显现出一座金碧辉煌的小楼阁,楼中有位美女站...
第二节 民谣
第二节 民谣 北大荒,三种宝,人参、貂皮、靰鞡草。 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日本话不用学,再过三年用不着。 打倒日本鬼,推翻伪政权,搬走三座山,人民把身翻。家中有个节约手。吃、穿、住、用不犯愁。 一天省下一两粮,十年就能装满仓。
第一节 解放前人民生活
第十章 人民生活第一节 解放前人民生活 解放前,全县广大劳苦群众受地主、资本家残酷剥削和压迫,大多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全县90%的土地掌握在地主手里。劳动群众房无一间、地无一垅。农民靠给地主扛活、耪青、租种土地或做长工、打短工维持生活。农民给地主扛活,多为阴历正月初六上工,一直到腊月二十三日下工。...
第二节 解放后农民生活
第二节 解放后农民生活 解放后,农村广大农民,经过土地改革,翻身做了主人,都分得土地、房屋,走上了集体化道路,生活日益提高。1957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60元,人均口粮346斤。1977年人均收入93元,人均口粮470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承包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83年...
第三节 解放后职工生活
第三节 解放后职工生活 供给制。从1950年以来,国家对职工先后进行了几次工资调整,职工收入逐年增加,生活得到了改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附:1985年职工生活状况表 从50户的抽样调查分析: 职工户人均月收入61.37元。有26户人均收入50至75元,占总户数的52%;有14户人均收入80...
章下序
第二十篇 人物第一章 人物传略章下序 本章记录了勃利县各个历史时期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的革命烈士、省级以上先进人物、党政领导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 对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人物,著名烈士立“传”,其他列“...
李成林
李成林 李成林 原名金东植,化名金大伦,孙靖海,朝鲜人。1904年生于朝鲜咸镜南道咸州郡东川面的贫农家庭。1915年随父母离开朝鲜来到黑龙江省宁安县磨刀石屯(现穆棱县),后迁宁安县城。 1922年毕业于宁安县城吉林省立第四中学。1926年考入广州黄埔军校。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到处捕杀共产党...
刘曙华
刘曙华 刘曙华 原名李明学,化名老曹。1912年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普利门外农民家庭。刘曙华30年代初,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去苏联海参崴列宁主义学校学习。1935年回国后,历任中共密山县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二师政治部主任,抗联八军政治部主任,中共吉东省委委员,省委执委委员等职。...
孙靖宇
孙靖宇 孙靖宇 原名孙荣,曾用过孙耀先、孙晓文、孙光等名。是勃利县早期的共产党员,担任过地下党勃利县委委员,大四站区委书记。在日寇的铁蹄下,孙靖宇积极从事抗日斗争,后留学苏联。到过延安。抗战时期,战斗在鲁中南抗日前线。“九·三”后,任三江人民自治军司令员,为开展合江地区剿匪斗争,开辟合江地区革命根...
«
1
2
...
9332
9333
9334
9335
9336
9337
9338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