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五节 加强对“二类”人员思想教育
第五节 加强对“二类”人员思想教育1962年,正当我国经历了连续三年严重自然灾害侵袭;国民经济暂时困难时期已过,开始恢复好转时,盘踞在台湾省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以蒋介石为首的反动派公然叫嚣反攻“大陆”,国内一小撮反动顽固分子,也蠢蠢蠕动,遥相呼应。因此,在刑满释放的“二类...
第六节 改变管理体制
第六节 改变管理体制为进一步贯彻东北地区国营农场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地、市委的指示,执行“以粮为阴,农牧并举,多种经营”的方针。并结合劳改农场所肩负的“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双重任务,在加强罪犯改造的基础上,为国家提供更多的商品粮和其它农副产品,支队于19s2年在二大队实行了改变管理体制的试点工...
第七节 试行评工记分
第七节 试行评工记分在调整改革经营管理过程中,深入实行生产“大包干”责任制,调动了农工的劳动积极性,提高了生产效果。支队党委以付政委闵景春为首组成了试点工作组,在二大队农工中进行评工记分的试点工作。根据省劳改局的指示及经验介绍,结合支队的实际拟定了评工记分的试行办法: 一,评工记分的标准。本...
第八节 甄别工作
第八节 甄别工作根据北安市委甄别工作会议精神,本着教育干部,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原则,将几年来在政治运动中受批判,受处分的党员、干部的问题,错了的和部份错了的,给予严肃认真地,实事求是的进行甄别,并妥善地加以处理。充分调动了党员、干部及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扬了民主,活跃了党内民主生活,正确地贯...
第九节 精简下放职工
第九节 精简下放职工为贯彻1962年国务院关于“精简机构“文件精神,顺利地进行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缩短战线,精简机构,下放职工回乡参加农业生产的指示,支队根据劳改局指示及文件精神,结合支队的具体情况,经调查研究,改革了机关机构,调整了编制,撤销支队长办公室成立政治处,设有组织、宣传、青年、文卫干...
第十节 学习雷锋精神
第十节 学习雷锋精神1963年3月5日,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发出向伟大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全场从机关到大队从职工干部到家属,从大人到学生开展了轰轰烈烈地学雷锋,创五好的群众运动,职工干部及学生、家属大公无私,助人为乐,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学校教师为公共场所打扫卫生,有的...
第十一节 面上“社教”
第十一节 面上“社教”党中央“双十条” “二十三”下发后,在以阶级斗争为钢的思想指导下,1964年以后,全支队在劳改局党委领导下,展开了面上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围绕着“清经济,清政治,清思想,清组织”开始了,同时“二十三”条规定“这次运动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第十二节 接收下乡知识青年
第十二节 接收下乡知识青年1964年9月,公安厅北安劳改分局分配来支队哈市、北安县通北镇30余名城镇待业青年,经过一个阶段学习劳动,充实到行政教育等各条战线,为农场建设增添了新鲜血液。有的后来被选拨为农场的中层领导干部成为基层骨干力量。
第十三节 在调整中前进
第十三节 在调整中前进在党中央“八”字方针指引下,支队以“改造第一,生产第二”为方针,改造与生产都取得了可喜成绩。 在改造工作中,由于执行“思想教育和惩罚”相结合原则,在刑满就业农工和劳改罪犯中实行劳动定额管理,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思想改造,全支队刑满就业人员和在押罪犯的思想觉悟都有一定的捉高...
第一节 概述
第四阶段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1976)第一节 概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是党和人民艰难曲折地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斗争的十年。 1966年中共中央“5.16”通知下达后,支队广大群众出于对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热爱和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也卷入了这场“史无前例的,轰轰烈...
第二节 中共引龙河农场第二届党代会
第二节 中共引龙河农场第二届党代会为使支队的改造,生产等各项工作任务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高潮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65)14次、黑龙江省委(65)8次公安会议精神,更出色地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第三个五年计划任务。支队于1966年1月2日至4日召开了第二届党员代表大会。出席这次会议...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兴起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兴起1966年中共中央“5.16“通知下达后,农场于6月13日传达了北安劳改分局党委“关于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指示。会议决定这场运动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进行。由闵景春、孙建亭、张锡田、王立贤、姜喜、王学、刘凤树、姜立英、冯生、隋景芳、组成领导小组。 遵照省公安厅“劳...
第四节 场界协议书
第四节 场界协议书农场根据3016部队去省劳改局联系卧牛河以北的土地使用问题,据省劳改局1966年10月14日的意见,农场本着上级指示精神,同意将卧牛河以北的部份土地划归部队使用。为明确划定土地使用界线,农场和部队双方在有利于改造和部队管理工作的原则下,于1967年 1月14日进行了场界协商划...
第五节 毛主席著作讲用会
第五节 毛主席著作讲用会农场于1968年3月3日下午召开了全场第一次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讲用会。这次会议历时三天,有63名代表参加大小讲用会。这63名分别有干部、职工、师生、家属代表,他 (她)们是在各分场讲用会的基础上选拔出来的。 会议由“红联总部”主持,会议期间收听了“中央文革领导”的录音...
第六节 场“三结合”革委会
第六节 场“三结合”革委会1967年9月实现了全场革命大联合后,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毛主席提出的“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伟大战略方针,加强“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劳改工作。经过反复酝酿讨论,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黑龙江省公安机关军事管制委员会批准,于1968年4月19日成立黑龙江省引龙河农场...
«
1
2
...
7991
7992
7993
7994
7995
7996
7997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