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四节 安全监察
第四节 安全监察 1962年,煤炭工业部部长张霖之提出了“质量是命根子”的口号,全国煤矿开展了“大搞质量标准化”活动。勃利矿务局开展了“质量评级活动”和“五好监察站和五好监查员竞赛评比活动”,提高了工程质量,改善了安全状况。 采煤场子评级表 1962年9月至12月 表6—7 四季度掘进场子...
第一节 计划管理
第五章 经营管理第一节 计划管理 一、计划种类 按其指导矿区发展时间划分,煤矿计划分为长期、中期、短期3种。长期计划指导中期计划,中期计划指导短期计划,原则上短期计划要保证中、长期计划目标的实现。 (一)长期计划为10年或10年以上的纲要性计划,也称长远规划、远景规划。建局初期,对矿区开发虽有...
第二节 财务管理
第二节 财务管理 一、生产财务 1958年以来,生产财务管理历经矿务局集中核算,矿(厂、处)内部半独立核算,矿(厂、处)内部独立核算等阶段,到1985年基本形成局、矿、井、段4级管理,局、矿、井3级核算形式的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体系。 1959至1967年间,以矿务局为独立核算单位,对所属单位实行...
第三节 物资管理
第三节 物资管理 一、物资来源 全局物资共分3类:1类为统一分配物资,2类为部管物资,3类为地方管理物资。 1958至1982年,所需物资的主要来源:1、2类物资由省煤管局调拨供应;3类地方产品自行采购,其中大部分去勃利县或本地供销社采购,一些零星工具(锹、土篮等)基本上自制加工。钢材、水泥、...
第四节 劳动工资管理
第四节 劳动工资管理 一、职工队伍 1958年建矿,从鹤岗矿务局调来319人,其中管理人员154人,工程技术人员32人,地面技术工人及服务人员133人;接收地方国家勃利煤矿391人;在七台河镇内及镇郊设点招收工人4275人。是年末职工总数为4985人。 1965年末职工总数为10668人,比1...
第五节 煤炭销售管理
第五节 煤炭销售管理 一、机 构 1958年,勃利煤矿筹备处内设经理科,科内有10名工作人员,分别承担煤炭销售计划、调车、检尺、统计、会计、结算等项工作。当时经理科下设装卸队,有职工400人,专门承担煤炭货场运输和装卸火车业务。 1961年初,经理科下设运销科、财务科、供应科。煤炭销售业务由运...
第一节 机构队伍
第七篇 地方工业第一章 煤炭工业第一节 机构队伍 七台河地方煤矿最早矿井是现在的市煤矿一井。此矿井始建于1958年。1961年,归属七台河镇砖场。1962年发展成小煤矿,并与砖场、工程队结合为三位一体的机构。1965年建立七台河特区后,小煤矿的隶属关系改由特区财政局管理,后交由特区工业公司管理。1...
第二节 生产能力
第二节 生产能力 1958至1961年,七台河公社砖厂小煤窑平均年产1万吨。1965年年产增到2.5万吨。1973至1978年,全市地方国营煤矿平均年产19.3万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地方国营、集体和个体煤矿增多。由于砸碎了“文化大革命”所束缚生产发展的“紧箍咒”。加...
第三节 技术装备
第三节 技术装备 市地方国营煤矿及企事业、乡镇小矿,矿井分布在各统配煤矿的边角地带,加之勃利煤田煤层浅的特点,1982年前,生产工具主要是锹、镐、土篮,井下照明是煤油灯、蜡烛,通风基本上是自然风。由于矿井生产规模小,技术装备水平低,一般都采取遍地开花采煤,无正规开拓方式和生产系统。 1982年后...
第四节 矿井安全
第四节 矿井安全 1970年建市后,矿山安全管理由市劳动局安全保护科设专人管理。当时国家没有矿山安全法规,各矿井不搞瓦斯检查,无专职瓦斯监测人员。 1982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矿山安全条例》和《矿山安全监察条例》,国家授权劳动部门对矿山安全实行国家安全监察。七台河市于1982年10月,成立市矿...
第一节 冶金工业
第二章 冶金黄金第一节 冶金工业 七台河市冶金机械工业建于1958年,当时仅有以挂马掌为主的铁业社。伴随煤炭生产的发展,矿山机械设备的逐年增加,1965年铁业社改名为机电社。服务项目有:农用铁铧、矿山机械修理和铸造炉具等。1970年,为适应煤炭工业的发展将机电社扩建为七台河市通用机械厂,由集体转为...
第二节 黄金工业
第二节 黄金工业 七台河市黄金工业起步较晚,1984年1月25日成立黄金公司。主要担负对地方金矿(勃利县、北兴农场)的开发和黄金生产的管理,有职工13人。 黄金公司成立后,对茄子河区东部的岚峰乡、宏伟乡、中心河乡等地的支谷地带进行了大量地质踏查,发现七台河不但有黄金成因条件,而且还有砂金和岩金沉...
建材
第三章 建材建材 1944年前,七台河只有几家私人开办的手工操作小砖窑。解放后,到1956年,农民赵光任办起了年产手扣砖50万块的砖窑,是当时七台河最大的砖窑。1957年赵光任以投资入股的形式将砖厂交给七台河乡(现新兴区红旗乡)红旗村,厂名改为红旗村砖厂。是七台河建筑材料首家集体所有制企业,年产手...
第一节 木器
第四章 手工业第一节 木器 木器加工业建于1963年,是由勃利县木器社组建起来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厂名为七台河综合木器厂,当时有厂房3间,职工6人。1965年木器厂有了发展和壮大,翻修和扩建厂房600平方米,职工增加到32人,有4个生产车间,自制生产设备2台(土平刨、圆盘锯)。主要产品有学生桌椅、办...
第二节 缝纫
第二节 缝纫 一、服装加工 七台河服装加工主要是从1958年煤矿开发后,随着人口的逐年增加而发展起来的。当时由勃利县服装社派5名缝纫工人组建起七台河服装加工门市部,为集体所有制企业,有简易木板厂房3间,缝纫机3台,主要是靠带料加工劳动布工作服。 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6...
«
1
2
...
8996
8997
8998
8999
9000
9001
9002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