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六节 纪律检查
第六节 纪律检查 1950年11月。中共勃利县委成立了纪律检查委员会。各区委会设纪检委员。1956年5月,改称监察委员会。1967年2月,勃利县革命委员会将监察工作转交组监工作委员会行使。1979年2月,恢复中共勃利县委纪律监察委员会机构。各人民公社党委和县直各党委设纪检委员。1984年1月20日...
第七节 人民来信来访
第七节 人民来信来访 1946年至1952年,人民来信来访工作,由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接待处理。1953年至1962年,在县委和县人委两个办公室内各设人民来信来访接待组,并由县委副书记、副县长分管此项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县革命委员会设人民来信来访接待组,隶属办公室领导,编制由过去2人增加到5人...
第八节 档案工作
第八节 档案工作 1956年,县委、县人民政府分别组建了机关档案室。1958年10月,由县委、县人委两个机关档案室,合并为勃利县档案馆。1958年至1966年,档案馆的工作人员由1人增加到3人。“文化大革命”时期,档案工作停顿,全部档案和资料由县革命委员会办事组接管。1970年,恢复档案馆,开始对...
第一节 国民党
第二章 国民党三民主义青年团第一节 国民党 勃利县的国民党组织是从佳木斯来的徐苏中网罗伪警宪特与本县李贵成、赵聪、王间峰、李儒忱、李梦飞等人,于1945年9月1日成立。10月1日在县城北大街大兴当铺挂出“勃利县国民党党部”牌子。书记长是徐苏中、徐凯,党部内设总务、组织、宣传、训练四个科,参加各科工...
第二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
第二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 勃利县的三民主义青年团(以下简称三青团)。于1945年9月成立。开始称爱国青年铁血军,由朱维军等人领导,朱被镇压后,由宋文玉、王大芳(女)领导,12月改为三青团,领导机构设在兴茂永商店。三青团内设总务科、教育科、宣传科,有三青团团员30多人,1946年被瓦解。
第一节 组织
第三章 工会第一节 组织 1931年11月10日,勃利县成立木工职业工会,有会员30人,杜永江任理事长。1934年6月,工会在县委书记李成林带领下,发动了西北楞伐木工人大罢工。1938年12月1日,伪政府公布《劳动统治法》,工会活动被迫停止。 1946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勃利县木瓦工工会诞生。...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第一次代表大会 于1948年7月8日召开,出席会议代表60人,会议认真讨论了加强团结,发展组织等问题。会上选出委员15人,刘祯为主席,毕福山为副主席。 第二次代表大会 于1949年9月4日召开。出席会议代表80人,会议号召,增加生产,厉行节约。会上选出委员9人。刘祯、毕福山...
第三节 重要活动
第三节 重要活动 组织文化学习 从1946年开始,在厂矿职工中开展扫盲运动。1952年末,参加文化学习人数达1878人。当时有联校一所,厂校13所,识字班组22个。1955年成立工农业余教育学校。1959年业余学习人数达7695人,有80%的职工摘掉了文盲帽子。1960年达到职工无文盲目标,实现职...
第一节 组织
第四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一节 组织 1935年勃利县成立共产主义青年团,富振生任团县委书记。 1947年初,中共勃利县委,根据建立发展东北青年联盟的指示精神,将青年“建国会”,改为“民主青年联盟”,同年7月改为“毛泽东思想青年团”。1948年8月,城区先后建立了中学、铁路、东贸、教联、草袋厂...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第一次团员代表大会 (以下简称团代会),于1949年11月26日召开,出席会议代表65人。大会听取了筹委会书记刘文华关于团的工作报告,正式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勃利县委员会。会上选出委员12名,刘文华、白万祯分别任书记、副书记。 第二次团代会 于1953年3月9日召开,出...
第三节 重要活动
第三节 重要活动 五十年代,共青团是发展壮大组织时期。进入六十年代,各级团组织工作开始活跃,开展了“做合格共青团员”和“向雷锋学习”活动。根据青少年特点,建立活动阵地,县乡设有青少年之家和图书室、游艺室等场所。在这里青少年学习科学知识、开展有意义的活动、攻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1978年开展“争...
第四节 中国少年先锋队
第四节 中国少年先锋队 1950年初,建立中国少年儿童队。1953年改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少先队活动中断,少先队组织由“红小兵”组织代替。1978年10月27日,根据共青团中央决定,恢复了县少先队组织。1985年全县少先队员41832人,占全县少年儿童80.4%,有辅...
第一节 组织
第五章 妇女联合会第一节 组织 勃利妇女运动始于1934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勃利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根淑(李善武)与林一、姜玉等同志,组建妇女救国会。她们贴标语、撤传单、印小报、做军衣、制军鞋等,支援抗日斗争。1937年日伪军举行大扫荡,李根淑光荣牺牲,妇女救国会停止了活动。 1948年5月,勃...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 (以下简称妇代会),于1952年12月10日至12日召开。出席会议代表160人。会上县委书记高岱作了《关于勃利县五年计划和1953年增产节约》的报告,以及生产、扫盲、贯彻婚姻法的报告。会上选出委员15人,曹杰当选为主任,魏明哲为副主任。 第二次妇女代表大...
第三节 重要活动
第三节 重要活动 支援前线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县委指示,妇女救国会组织洗衣队、缝衣队、慰劳队、宣传队、侦探队、通讯队配合抗日联军作战,对日伪军予以严厉打击。在支前工作中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1935年9月,抗联四军筹建被服厂。政治部李太俊的妻子朴淑玉带着八岁儿子,肩扛缝纫机,由密山来勃利,途经...
«
1
2
...
9319
9320
9321
9322
9323
9324
9325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