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五节 克服经济困难 调整国民经济
第五节 克服经济困难 调整国民经济 一、“大跃进”和自然灾害造成的严重经济困难 1958年至1960年3年“大跃进”,使黑龙江省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并在某些方面出现萎缩状态。1960年7月,苏联政府突然背信弃义片面撕毁合同,决定于1个月内召回在我国的全部专家,中断正在进行的援建项目和停止供应设...
第六节 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第六节 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一、农村“四清”运动 1963年2月11日,中央召开工作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推荐湖南省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河北省保定地区清理账目、清理仓库、清理财物、清理工分(简称“四清”)的经验,并作出“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的论断,督促各地注意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教育问题。3月11...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 1966年5月,正当全国人民胜利完成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克服严重困难,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在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亲自发动和领导下,“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其势迅猛,很快波及到全国。作为中国东北边疆省份的黑龙江省,也陷入长久的动乱之中。“文化大革命...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初期的动乱局面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初期的动乱局面 一、贯彻《五·一六通知》 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8月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是全国“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两个会议先后通过的《中共中央通知》(简称《五·一六通知》)和《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简称《十六条》),是“文化大革命...
第二节 从“全面夺权”到“全面内战”
第二节 从“全面夺权”到“全面内战” 一、“造反派”夺权,成立革命委员会 1967年1月初,以王洪文等为头头的上海一批“造反派”组织在张春桥、姚文元的策划下,夺取了上海市委、市人委的领导权。毛泽东大力支持这一行动。1月16日,《红旗》杂志发表评论员文章,传达毛泽东的话:“从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
第三节 开展“斗批改”运动
第三节 开展“斗批改”运动 一、开展“大批判” 1968年10月13日至31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共八届扩大的十二中全会。会议批准了《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罪行的审查报告》,并通过决议,宣布“把刘少奇永远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1969年4月1日,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九大)在北...
第四节 “批陈整风”和“批林批孔”
第四节 “批陈整风”和“批林批孔” 一、“批陈整风”和潘复生被撤职 中共“九大”以后,毛泽东开始考虑政府的重建工作,并于1970年3月提出了召开全国四届人大和修改宪法的意见。1970年8月23日,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召开。会议期间,林彪集团为了夺取更多的权力,抓住是否设国家主席和毛泽东是否天才...
第五节 从全面整顿到“反击右倾翻案风”
第五节 从全面整顿到“反击右倾翻案风” 一、全面整顿 在1975年1月13日至17日召开的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之后,周恩来病情更加沉重。在日益混乱的局势面前,毛泽东对江青等人利用“批林批孔”运动另搞一套的图谋有所警觉。他一方面对江青等人多次进行批评,称他们为“四人小宗派”、“四人帮”...
第六节 动乱中曲折发展的国民经济
第六节 动乱中曲折发展的国民经济 一、国民经济的基本状况 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三年调整时期,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得到了较好的恢复和发展。“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持续不断的动乱,使刚刚好转的国民经济又一次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坚决抵制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干...
第五章 大的历史性转折
第五章 大的历史性转折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和结束“文化大革命”后,黑龙江省面临着比较复杂的局面和艰巨的工作任务。从这时起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两年中,黑龙江省广大干部和群众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团及其在黑龙江的帮派体系的运动中来;在国民经济的恢复中努力夺回“文化...
第一节 全面进行拨乱反正
第一节 全面进行拨乱反正 一、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团及其在黑龙江的帮派体系 1976年10月6日,以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为代表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采取果断措施,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10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打招呼会议,通报了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有关情况。10月12日至1...
第二节 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恢复与发展
第二节 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恢复与发展 一、继续开展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运动 “文化大革命”结束时,我国的国民经济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粉碎“四人帮”后的头两年,黑龙江的经济工作开始摆脱“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重困境,逐步得到恢复并有一定发展。这期间开展的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运动,对国民经济的恢...
第三节 实现历史性的转折
第三节 实现历史性的转折 一、邓小平视察黑龙江 1978年9月,邓小平率领中国党政代表团参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庆祝活动,回国后到东北地区视察。9月14日,邓小平第一站就到达了大庆。在火车上详细询问了大庆油田的开发情况。当听说大庆能高产到5000万吨,稳产到1985年(后因采用新技...
第四节 国民经济调整与改革的起步
第四节 国民经济调整与改革的起步 一、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时,国民经济停滞的状态已经开始改变,但国民经济内部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重大比例失调情况相当严重。1979年4月5日至28日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
第五节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五节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一、学习贯彻《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文化大革命”期间,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受到严重破坏,党的纪律松弛,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思想泛滥,在一些干部中还滋生了腐败现象。为了抓好党的建设,使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核心领导作用,1980年2月召开的中共十...
«
1
2
...
17784
17785
17786
17787
17788
17789
17790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