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灌溉工程
第三节 灌溉工程 1985年底,全市有灌溉工程29处,其中:水库塘坝灌区8处、自流灌区5处、抽水灌区15处,灌溉井13眼,设计灌溉总面积3.6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79万亩,实际灌溉面积1.5万亩。 七台河灌溉工程皆为小型,灌溉面积多到三、四千亩,少则一、二百亩。主要分布于倭肯河及其支流沿岸,...
第四节 机电井与防病改水
第四节 机电井与防病改水 七台河市机电井是从简易土井和手压小井发展而来的。 解放初期,每个村屯都有3—4眼大口土井,供人与牲畜饮水。1955年后,陆续开始以户为单位打手压井。一般井深5—10米,它适用于地下水位高的河谷滩地。1960年末,全市已有手压井350眼、土井140多眼。 1964年,在...
第五节 水土保持
第五节 水土保持 七台河地处山区、半山区,岗坡地和丘陵地占总面积83%。1985年,统计全市水土流失面积27万亩。造成水土流失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的因素。集中有以下五点:一是春季冰雪融化,由于冻层厚,冰雪水不能下渗,表土极易产生面蚀和细沟状浸蚀;二是春季干旱多风,年平均四、五月份大风多达2...
第六节 水利经费
第六节 水利经费 水利建设贯彻“小型为主、群众白办为主、当年收益为主”的“三为主”方针。在水利建设经费上,采取国家补贴、地方财政拨款,群众自筹三结合的形式。全市自1955年开始兴修水利,到1985年31年中总投资10034.68万元,其中市、区、社水利投资4534.68万元。桃山大型水库第三次上马...
第一节 改良与繁殖
第五章 畜牧第一节 改良与繁殖 建国前七台河地区畜牧业发展缓慢。1937年,(伪满康德4年),本地区有马445匹、牛198头,骡(驴)80匹,猪748头,羊24只。 新中国成立后,畜牧业生产开始有了发展。1949年,马1090匹,黄牛717头,羊120只,猪3546头。 1954年,成立第一个...
第二节 疫病与防治
第二节 疫病与防治 一、流行性传染病 伪康德6年(1939年)据勃利伪档案记载,七台河地区发生猪花,死亡218头,开放性马鼻疽死亡103头。 1958年爆发马传贫处死50匹马。 1961年茄子河公社发生马传染性淋巴管炎,共发病100匹,死亡32匹。 1976年茄子河公社新富大队从蒙古买马未...
第三节 草原与饲料
第三节 草原与饲料 一、草原生产能力与利用现状 建国初期,本市草场总面积471984亩,建国后,随着勃利县大批移民和煤炭生产的开发。大量垦荒,从1949年至1979年31年间累计垦荒面积177726亩,历史开荒最多的1969年开荒27334亩,最少的1962年开荒545亩。1983年草场资源调查...
渔业
第六章 渔业渔业 七台河地处丘陵半山区,境内有大小10条河流,自然泡沼比较多。有蓄水达2.6亿立方米的大型桃山水库和3座小型小库,养鱼水面达3万余亩。在50至60年代人们只靠自然水域捕捞。自1975年开始人工养鱼,但对养鱼技术、管理缺乏经验,经营粗放,简单地认为有水就能养鱼,养鱼就能吃鱼。1975...
第一节 发展综述
第七章 乡镇企业第一节 发展综述 七台河的乡镇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土到洋逐步发展起来的。大体历经了起步、徘徊、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七台河原属于勃利县十二区,1956年,划分为七台河乡、茄子河乡,1958年政企合一变为公社。当时,社办企业只有木匠铺、铁匠炉,人员极少,产值寥寥无几...
第二节 产业结构
第二节 产业结构 乡镇企业的经济结构有两大特点即:1是工业产值占有绝对重要地位。2是乡镇企业的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有重要地位。以1983年为例:全市乡镇企业227个,工业(主要是煤炭)占67%,务工人员13335人(包括自流人员)占乡镇企业务工人员总数的93%,产值4933万元,占全省乡(镇)...
第三节 布局与区划
第三节 布局与区划 根据自然资源,生产条件,社会经济和乡镇企业结构特点,发展方向的差异和相似性,全市乡、镇企业大体划分为二个区: 东部区:宏伟乡、岚峰乡、中心河乡、铁山乡、八里乡。东部区山多林多,是粮食主产区,主要作物以大豆、小麦、玉米为主。1983年粮豆总产4117.6万斤,占全市区粮豆总产9...
第四节 主要品种
第四节 主要品种 乡镇企业主要品种产量表 表10—18 续表10—18
第五节 经营管理
第五节 经营管理 乡镇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可分为计划管理、劳动管理、财务管理、分配管理,称之为“四大管理”。自1958年人民公社化至1985年的28年间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即:1958—1982年为人民公社化时期,1983—1985年为联产承包时期。 一、计划管理 在人民公社时期主要是根...
第一节 森林演变
第十一篇 林业第一章 森林资源第一节 森林演变 据史料记载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此地森林茂密,树种有红松、鱼鳞松、黄波椤、柞、桦、榆、色、柳等。原居住在这里的通古斯族(现在的满族)称此地为“窝集”。(即大森林之意)。清乾隆皇帝称此地为树海。清朝初叶,此地被作为清皇室的发祥地,实行“四禁”(采...
第二节 森林分布
第二节 森林分布 一、林地面积 市属总面积94881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50969公顷,占市区总面积的53.72%。非林地面积43912公顷,占市属总面积的46.28%。 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20970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41.42%,无林地面积18542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6....
«
1
2
...
9000
9001
9002
9003
9004
9005
9006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