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七节 合作医疗
第七节 合作医疗 1963年,茄子河公社党委为改善本公社边远队缺医少药治病难的状况,责成公社卫生院于7月份举办一期农村卫生员训练班。每村选一名优秀青年参加学习,两个月时间。重点学习了生理、药理、基础诊断及治疗技术,结业回本村从事医疗工作。从而为农村医疗事业发展探索了经验。市卫生局把发展合作医疗,培...
第一节 妇幼保健站
第四章 妇幼保健第一节 妇幼保健站 一、科室设置 1976年设计划生育指导门诊,有2名医生。2名护士担负门诊工作。1名助产士,普及新法接生工作。同时,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遗传咨询、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 1978年增设儿保门诊,1名医生,1名护士。业务上进行新生儿卡芥苗接种、小儿智力测定、儿童健...
第二节 妇女保健
第二节 妇女保健 一、普及新法接生 解放前,妇女分娩都是旧法接生,产妇死于产褥热,婴儿死于破伤风甚多。 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妇女与儿童的健康,普及与推广了新法接生。1957年,人民医院设立妇产科,培养了10名助产士,分散在街道村(屯)开展新法接生。1964年6月,人民医院妇产科设立新法接生...
第三节 儿童保健
第三节 儿童保健 一、托儿机构建设 儿童保健工作一向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早在1958年建矿后,有少数单位成立了托儿所。 1978年后,随着妇幼保健组织的建立与完善,市矿妇幼保健站对托儿机构的保健员,幼儿教师、保育员、保健医进行了培训。1980年至1985年举办各类保育员、保健医培训班8期,每期...
章下序
第五章 药政章下序 解放前,七台河地区除利用当地的中草药和药店制一些丸、散、膏、丹以外,主要是从外地购进一些中西药。贩卖毒品,伪劣药品的药商较普遍。特别是贩买和吸毒,构成七台河地区一大公害,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解放后,市卫生局业务科(医政科)设兼职药政人员,1981年建立了市“药品检验所...
第一节 药品监督管理
第一节 药品监督管理 1981—1985年对药品经营使用单位,组织检查组进行检查共622人次。检查97个单位。其中:去医药经营部门151次,医疗单位299次,个体医与联合疗所92次,非法开业80次。共收检体764件,检验不合格的455件,占总数的59.5%。其中:送检369件,抽检395件,抽检不...
第二节 毒、麻、剧药品管理
第二节 毒、麻、剧药品管理 新中国成立后,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建立了毒、麻、剧药管理制度。加强了毒、麻、剧等药的管理使用。市卫生局提出了“五专”,即: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帐册、专用处方、专用帐登记。“三严”,即:严格控制使用对象、严格控制给药剂量、严格执行处方。“一加强”,即加强对麻醉药品的管理...
第三节 药政
第三节 药政 自建局以来,在市卫生局业务科(医政科)设兼职药政人员。对全市医疗、医药经费单位进行监督、检查《药品管理法》的执行,核发《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和《制剂许可证》,审批药品标准,负责本地区药品认证工作,对国家淘汰药品实行销毁处理。取缔假药、劣药,对麻醉药品、精神病药...
第一节 药材生产
第六章 医药药材第一节 药材生产 一、野生药材 1948年普查,全市共有野生动植物药材74种,其中:植物药材60种,动物药材14种。在60种野生植物药材资源中,有较高利用价值的19种,贮量1586万斤。其中:质地优良,在中草药中广为应用的主要品种有:龙胆草、苍术、白鲜皮、黄芪、桔梗、赤芍、咸灵仙...
第二节 医药经营
第二节 医药经营 一、药店 1938年,李国安由河北省来到七台河市开设第一家“积盛福”中药店。 1944年,李国安将“积盛福”药店转交给弟弟李国邦经营,改名为“永源盛”药店。 1949年,孔庆良在茄子河(原名八里地围子)开设中药店,经营药品300多种。 1954年,勃利县土产公司成立中药组...
第三节 药品质量监督与人员培训
第三节 药品质量监督与人员培训 一、质量监督 医药公司设立中药、西药药品质检员。在进货上进行质量检验。对“三无”(无商标、无批准文号、无生产批号)产品不验收,实行拒付。质检员按月、按季对库存药品进行质量检查,发现超贮、失效、变质药品,立即封存不销售。1983年对国务院公布淘汰的127种药品,经检...
第一节 机构
第二十八篇 劳动人事民政第一章 劳动管理第一节 机构 1958年勃利煤矿筹备处设人事科,负责干部、工人调配、工资和职工社会教育。 1961年2月,勃利矿务局成立后。人事科升格为人事处,下设4个科室,负责劳动调配、职工教育、工作效率、干部工作。 1963年11月,劳动工资业务由人事处划出,成立劳...
第二节 劳动组织
第二节 劳动组织 1958年以前,七台河只有为数不多的供销、手工业社等集体职工。 1958年9月,鹤岗矿务局勃利煤矿筹备处成立,由鹤岗矿务局调来管理人员154人,工程技术人员32人,地面技术工人133人(时称支援新区),接收地方国营勃利煤矿391人,筹备处又在七台河镇内及镇郊设点招收各地自流的闲...
第三节 劳动工资
第三节 劳动工资 一、工资制度 1958年实行计时工资制。由鹤岗矿务局调来的工人执行煤炭部1958年改革的煤矿井上井下工人及各类工人执行工资标准;由当地招收录用的井下工人,执行1956年煤矿井下工人工资等级标准;由勃利地方煤矿归入的工人,执行1956年井上工人等级标准。 1959年部分采掘工人...
第四节 劳动保护与保险
第四节 劳动保护与保险 一、劳动保护 1958后,井下职工发给安全帽、工作服、胶靴、线手套等;井上职工发工作服、手套。 1963年根据劳动部颁发的《国营企业职工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的规定,对井下有水场子作业的职工增发防水雨衣,对凿岩场子增加防尘口罩,对地面部分工种增发棉大衣,棉胶鞋。 70...
«
1
2
...
9017
9018
9019
9020
9021
9022
9023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