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彩页10
彩页10 八○七电视转播台000011;[/$$p]
序言
序言 《克东县志》作为新型地方志书,现在编辑出版了。这部新县志记述了克东县自然风貌、政治、军事、经济形态、文化教育、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演变过程。它不仅为克东县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和现实依据,而且为子孙后代留下一部“前有所稽,后有所鉴”的历史遗产。 克东县建于中华民国18年(1929年...
凡例
凡例 一、本志断限:上限自1929年建治,下限止1985年。历史沿革则上溯有行政辖属的清朝光绪年间,远则涉及有人类活动时期。 二、志书的编写以“略古详今,立足当代’’为原则,着重记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史实,力求突出地方特点,为今后续修志书前有所稽。同时也把...
概述
概述 克东县位于黑龙江省中北部,县境区域北宽南窄,略呈梯形。总面积2083平方公里,人口近27万,汉族占98.6%。全县共有12个乡(镇),9个农林牧场,157个村民委员会,738个村民小组。全境大部分地势丘陵起伏,缓坡漫岗,高低错落。县城东北1.5公里,有双峰屹立的二克山,呈马鞍形。主峰西北1公...
第一篇 大事记
第一篇 大事记 (1929年——1985年) 1929年(民国18年) 1月1日 二克山镇由克山县管辖划出,首次成立克东设治局,王作霖为署理设治员,正式组建县治。 3月26日 克东设治局迁至德都,改为德都设治局,二克山镇复归为克山县的一个区(称第二区)。 11月16日 黑龙江省政...
章下序
第二篇 建置第一章 建置沿革章下序 克东县是全省较小的县份之一,建置较短,但从远古时代开始就有人类活动,迄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第一节 建置前属地
第一节 建置前属地 商周时期:属貊人息居之地。 克东县从远古至清朝中叶的漫长历史时期内,都属荒僻边陲,人迹寥落之地。1979年黑龙江省考古队在二克山考察时,曾于山谷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采集到许多细石器和一个完整的手制陶鬲。这些遗物的发现,说明它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是氏族社会制度的...
第二节 建置后属辖及变化
第二节 建置后属辖及变化 民国18年(1929年)1月,二克山镇由克山县划出,成立克东设治局(因在克山县:之东,故名为克东),属地包括德都一带。同年2月省报中央令准,将克东设治局由二克山迁至德都,改称德都设治局,二克山复归克山县管辖。而地方士绅则感到在二克山设治仍有必要,乃公推代表,赴省陈述在二克...
第一节 民国时期
第二章 行政区划第一节 民国时期 克东设治前后,县以下行致分区、井两级(沿从前放荒清丈所划的井制)。民国3年(1914年)以前,隶属讷河县农字段十二区时,辖77个井,民国4年归属克山县第二区(二克山镇)时,辖64个井。民国18年设治局成立后,从拜泉县划入8个井,从克山县划入27个井,全县设4个区,...
第二节 伪满统治时期
第二节 伪满统治时期 伪满洲国大同2年(1933年),改中华民国时的区井制,实行保甲制,伪康德3年(1936年)始臻完善,全县按方位设东、西、南、北保,城区为中保,共5个保。各保设保公所,有正副保长、书记、联络、夫役各1人;保以下为甲,有办事处,设甲长或副甲长1人,甲下每10户人家为一牌,有牌长1...
第三节 解放后行政区域
第三节 解放后行政区域 1945年“九·三”光复,原行政村屯的区划没有变动。同年11月,建立人民政权后,由拜泉划入孝悌、千丰两个行政村。县以下行政机构分区、乡两级,连同原有5个村,改为7个区(政府),即克东区、金城区、润津区、千丰区、孝悌区、玉岗区、童泉区。原来所属的旧屯名,一律改为乡(政府),迄...
第一节 县城
第三章 县城 乡(镇)第一节 县城 克东县城坐落在克东镇,是全县党政军领导机关的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科研活动、物资交流的中心。县城在县域中部偏北,距市政府所在地齐齐哈尔市207公里(铁路)。距省会哈尔滨西357公里(公路)。 克东县城址清末时称二克山,清廷取消封禁政策,实行勘放招垦后...
第二节 乡镇
第二节 乡镇 1958年全县在高级农!出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本着一乡一社的原则,按照过去8个行政管理区域,建立起8个人民公社。以后几经分合调整,到1984年1月,全县共有12个人民公社,同年2月,根据上级指示,改为12个乡(镇)。 这些乡(镇)现在都设有人民武装部、公安派出所、工商行政管理所、电...
第三节 外驻单位
第三节 外驻单位 86539部队农场 直属沈阳军区空军部队,是军内自给农场1968年4月,经3725部队与县革命委员会商定建立的。由县第一良种场(原一农场)划给部分土地和用房,同年8月28日由705部队接办;1969年至1975年先后为2815部队、813556部队农场,1976年属86539部...
第一节 地名考略
第四章 县内地名第一节 地名考略 克东县从有人聚居到正式建置后,随着聚落的形成,固定居民点便有命名,这种地名的产生和变化,又与民族的迁徙有密切关系。 公元12世纪,女真族人建立金朝,在克东设蒲峪路,为统辖北方的重镇。“蒲峪”系女真族语,含意为“低地”。考“乌裕尔”、“普一”、“富裕尔”都是“蒲峪...
«
1
2
...
9387
9388
9389
9390
9391
9392
9393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