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活跃在伊勒呼里山上的森调队
活跃在伊勒呼里山上的森调队 于绍谦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 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 我们有火样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 这是五十年代常听到的一首勘测队员之歌,歌词唱出了长年工作生活在野外的勘测队员热爱祖国、勇敢、理想和智慧。那时我刚从林校毕业,在林业部森林经理...
忆三建加格达奇
忆三建加格达奇 孙玉林 我是1957年2月,在内蒙奎勒河经营局(大杨树)参加工作。1960年1月转干,2月,随奎勒河经营局蒋守义局长来到加格达奇,筹建加格达奇林业局。同年10月,干部和工人同吃、同劳动,利用搞“高峰”形式(起早贪黑的义务劳动),当年施工盖的家属房竣工,我家同第一批搬迁的家属从大杨...
在修建嫩林铁路的日子里
在修建嫩林铁路的日子里 李鹏顺 为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大兴安岭进行第三次开发,鉴于前两次开发的经验,国家决定由林业部和铁道兵联合作战。为完成开发建设大兴安岭林区的艰巨任务,铁道兵三、六、九师增编到8万人,全部投入到开发的会战中,当时我作为一名新兵也加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巾帼群英——女子架桥连
巾帼群英——女子架桥连 袁邦 1968年12月,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全国各地青年人一批又一批 的奔向上山下乡的道路。位处祖国北疆的大兴安岭,无论是经济、政治、军事、地理等等,哪一方面都成了更加吸引、聚集青年人的地方。 从1969年4、5月开始,陆续进人大兴安岭的近4...
铁道兵硬骨头战士张春玉
铁道兵硬骨头战士张春玉 侯万霞 当你乘上北去的列车驶向大兴安岭林区的时候,在距加格达奇30公里处总会经过一段隧道,这就是嫩林铁路线上著名的朝阳一号隧道。37年前,为开发建设大兴安岭,英雄的铁道兵战士在此艰苦奋战、流血牺牲,在一次塌方事件中留下悲壮的一幕,在万斤巨石下站立起来一位和平年代的英雄,他...
艰苦创业 名标史册
艰苦创业 名标史册 吕开太 当我提起笔来沉思,时间老人仿佛把我拉回30多年前的岁月,在与知青们相处的日子里,那情景象看一部老电影,一卷厚重的历史书,振奋、喜悦、伤感,跨越时空隧道,又一次领略那个年代人们的坚韧、宽厚、善良,其情至真至纯,其爱无穷无尽…… 一 1968年秋,毛主席向全国发出了“...
在和知青相处的日子里
在和知青相处的日子里 贾玉兰 七十年代初,我在县水电科做政工工作,科里先后进来六、七名知识青年。上海青年有马阿国、张庆江、孙卫军、毕云,他们是从鸥浦、金山和呼玛镇公社调上来的;练凤云是下乡后又到省水利中专读书毕业后分来的;黄大信呼玛镇水利员,因工作需要经常抽他到设计队来帮做业务工作;袁雅莲来得稍...
三合村的知青们
三合村的知青们 王世成 三合村位于黑龙江上游左岸,隶属呼玛县鸥浦乡管辖。据村里老辈人传说,当年下关东的人们为了谋生,最先在这里伐木、放排、打拌子。其中三人合伙经营、生意不错。慢慢的,人们就把三人开辟的这个生产点定名为三合站。同黑龙江上游沿岸的许多村屯一样,三合村也是在黑龙江冲积台地上建立的一个普...
开发初期的难忘岁月
开发初期的难忘岁月 陈永增 人的一生,在历史的长河中是暂短的一瞬。转眼,我们这些大兴安岭开发初期参加会战的老同志,有的已经与世长辞,长眠在松涛沃土之下。象我这样还健在的,多数也已从岗位上退了下来,把建设林区的重担交给了下一代。近日,我旧地重游,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呼中林业局,与几位会战时期的老战友叙...
开发建设中的鄂伦春猎民
开发建设中的鄂伦春猎民 雷占奎 我本是汉族人,由于多年工作、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对鄂伦春族的生活及习俗比较了解,并通晓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的语言,在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的基础上,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大兴安岭开发建设初期,我就是借助这些有利条件,在会战大军和鄂伦春兄弟之间架起了一座相互沟通的桥...
同甘苦 共命运 心连心
同甘苦 共命运 心连心 韩中南 光阴似箭,一晃迎来大兴安岭林区开发40周年。回顾往事,心潮澎湃。在我心中难以忘怀的是开发大兴安岭时,活动在深山密林中的一支筑路大军。当年他们风餐露宿,战天斗地,艰苦创业,无怨无悔,不愧为开发绿色宝库的开路先锋。他们就是林业部基本建设总局机械筑路总队。筑路总队组建于...
艰苦奋斗 重建总队
艰苦奋斗 重建总队 刘同瑞 1973年秋,在塔河区南部、呼玛河的北岸,有一片家属生产队的菜地,一条小河从菜地中间流过,河上小桥的东侧建有一栋40多平方米的板夹泥旧鸡舍,这就是大兴安岭机械筑路总队(简称总队)第二次组建时的指挥部所在地。我曾经两次参加了机械筑路总队的组建工作。第一次是1965年秋,...
森林防火48年
森林防火48年 何延荣 忆往昔,心潮滚滚。我从1952年6月参加莫旗人民政府支林开始,有机会和森林结下了缘分。这一干就是48年,大体上分为10年护林员,10年武装森林警察,24年在防火办公室,4年承包森林管护。 10年护林员 这10年经过了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合作化、“大跃进”、三年自然灾...
会战初期的森警部队
会战初期的森警部队 杜国军 武警大兴安岭森林支队,是一支防火战线上的尖兵,被誉为红孩扑火队。干警们用青春和热血,为大兴安岭的开发建设和二次创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这支部队组建于1964年2月,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开发建设大兴安岭林区,在加格达奇成立了会战指挥部和大兴安岭特区。8月,开始组建松岭林...
附录
附录
«
1
2
...
9384
9385
9386
9387
9388
9389
9390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