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四节 农机修造及供应
第四节 农机修造及供应 1952年4月,组建虎林县供销合作社农具厂。到1959年牡丹江农垦局和县合并后,隶属农垦局管理,改为地方国营虎林县机械厂,开始了拖拉机等农业机械修理和简单的配件生产。到1961年,共生产农具2896台,年平均生产322台。全厂固定资产18.4万元,职工174人,厂房面积12...
第五节 农机具改革和推广
第五节 农机具改革和推广 1963年,为解决大豆机播、机管和机脱问题,伟光机耕队把播种机加上小铧播种大豆,把播种机与中耕机串联垅作大豆,全县15台脱谷机有13台改了脱谷轮进行脱粒,大豆破碎率不超过0.5%,脱净率达95%以上。1969年。试制虎头苗耙和忠诚的三角苗耙,当年推广150台。1971年改...
第一节 畜牧业发展概况
第五章 养殖业第一节 畜牧业发展概况 上溯古时,虎林县境各族居民生产多以渔猎为主。20世纪初。山东,辽宁等省的移民来县定居时,带来一些牲畜。主要是在1909年虎林设治后,土地大量开垦,满汉各族居民,发展农业生产,才开始注重耕马和耕牛的饲养。此外,还大量饲养猪、禽、羊等。从此,此地畜牲业逐渐发展起来...
第二节 畜牧饲养管理
第二节 畜牧饲养管理 虎林县的畜牧业生产,以养马、牛、猪、禽为主。饲养方式随着生产发展而不断进步。1957年以前,生猪主要是个体饲养,一直沿用粗放的饲养方法。如:夏季集群放牧,放牧归来后补喂饲料。冬季圈养,定时饲喂。饲料主要有黄豆、豆饼、豆皮、玉米杂粮、糠麸、蔬菜、秕谷糟渣等。饲料加工水平很低,主...
第三节 牲畜繁育
第三节 牲畜繁育 1949年以前,虎林县牲畜一直处于杂交杂配,自然选配的状态。品种混杂、血缘不清。农民饲养的马、牛多属蒙古马、蒙古牛品种。猪禽多为当地的土种。伪满康德4年(1937年),日本开拓团、关东军、各株式会社等先后从日本带进各种品种畜禽与地方畜禽杂交,使当地畜禽逐渐改良。到伪满康德12年(...
第四节 畜禽疫病防治
第四节 畜禽疫病防治 建国前,由于科学技术落后,畜禽的疫病防治工作十分薄弱,疫病频发。伪康德7年(1940年)发生了家禽霍乱,伪康德8年(1941年)发生了牛瘟,1946年猪肺疫大流行。 建国后,县内建立了畜禽防疫站和兽医院,各公社也都建立了兽医院。形成了县、社、队三级防治网。每年春、秋季组织几...
第五节 草原管理
第五节 草原管理 虎林县有草原509.4万亩,其中县属部分191.3万亩。可放牧的草场139.6万亩,占72.9%。牧草种类繁多,可采集到的野生植物有399种,分73科,223属。其中可食牧草281种,占县内野生植物种类的70.4%,优良牧草39种,豆科牧草14种。草场植被以禾本科、豆科为主。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第六章 水利第一节 发展概况 县内水利工程建设起始于民国5年(1916年)。这一年有20余家朝鲜族农民由乌苏里江东迁于马鞍山麓阿布沁河畔定居。他们引阿布沁河水种植水稻800余亩获得丰收。伪满康德8年(1941年)至伪满康德10年(1943年),县内开掘小穆棱河新河(位于忠诚乡附近)、杨木总干、清河...
第二节 蓄水工程
第二节 蓄水工程 建国后,从50年代开始。采取社队投资、地方财政补贴投资和国家投资等形式,先后修复加固了石头河中型水库,修建了杨木、新乐、安乐、杨树河等小型水库。这些水库对抗洪蓄水、解决内涝、发展灌溉、水产养殖等方面都发挥了主要作用。 石头河水库座落在杨岗乡六人班村西北3公里处,居于石头河子中游...
第三节 灌溉工程
第三节 灌溉工程 建国后,县内先后修建了石头河灌区、独木河灌区、杨木灌区、清河灌区等,其中最大的是石头河灌区。石头河灌区位于虎林县西部穆棱河一级支流石头河下游两岸,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复盖杨岗、宝东、太和3个乡,是虎林县重要产粮区。1954年,省投资10万元,抽调600名民工,兴建整修灌区工程。当...
第四节 防洪工程
第四节 防洪工程 从50年代中期开始,虎林县对穆棱河沿岸的几个重点产粮区,修建了防洪工程。先后完成了湖北闸、穆兴大堤的修整工程,兴修了穆棱河堤防湖北段,杨岗段。同时,在一些小的河流上也修建了防洪堤,以解除了洪涝灾害的威胁。国家先后用于堤防建设投资达200万元。 一、穆棱河堤防杨岗段工程 该工程...
第五节 护岸工程
第五节 护岸工程 虎林县边境河流长253公里,其中乌苏里江191公里,松阿察河62公里。由于流向重心经常变化,出现江岸严重冲刷段。我岸有:吉祥、安兴、穆棱河口、虎头和珍宝岛5段。党和政府重视边境河流护岸建设,于1964年着手勘查规划,1973至1974年,1976至1978年先后建设虎头、珍宝岛两...
第六节 治涝工程
第六节 治涝工程 一、大莲泡涝区治理 大莲泡河发源于辉崔西南,穆棱河北岸,东北流向,经大连屯、兴华、宝东、平原、新乐、伟光、新兴、大坎子汇入七虎林河。全长83公里,河宽3—10米,深1—2米,异常弯曲,无连续性明显河道,仅有地表径流通过重湿地组成的水泄泡沼洼地向下横排,每遇暴雨河水出槽与两岸沼泽...
章下序
第七章 副业章下序 在县境内的山林、河川,盛产很多野生动物和植物,其中有名贵的紫貂、山参等。副业生产起始较早,清雍正五年(1727年),就有人从外地来此挖人参,当地称为“放山的”,成帮成伙的有“揽头”领着生产。他们下套子、设陷井,带猎犬抓黄鼠、灰鼠、貉子、狐狸,俗称“撵皮子”。据清代《宁古塔副都之...
第一节 采集
第一节 采集 在县境内的森林丘陵,生长着种类繁多的可供食用的山野菜、野果、食用真菌和可供入药的中草药材,当地人民在很早即从事采集。 在野果方面,采集山葡萄、山核桃、榛子和松籽等。建国初期产量较多。1949年榛子收购5000公斤。到1955年增收到14000公斤。松籽、核桃、榛子、橡子、山葡萄5个...
«
1
2
...
9403
9404
9405
9406
9407
9408
9409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