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业余训练
第三节 业余训练 1973年3月,县成立青少年业余体校。有专职校长1人,教练员3人。开办男篮、女篮、速滑3个班。学员的基本条件是:本人自愿、家长同意、经教练员按专项运动的身体条件标准测试合格,文化成绩平均分数达60分以上的思想品德好、身体健康的青少年,均可参加学习。到1985年,业余体校为省男篮输...
第四节 体育设施与竞赛成绩
第四节 体育设施与竞赛成绩 全县中小学都有田径场地和篮球场地,部分学校有乒乓球训练室。根据1982年调查,全县各乡中小学有单杠352副,双杠173副,跳箱25副,木马220个,山羊30个,秋千13副,乒乓球台150个,篮球架185副,排球柱99副,足球门76副,跳高架161副,以及足够的铅球、铁饼...
篇下序
第十七篇 卫生医药篇下序 民国年间,县没有卫生行政机构,也没有官办的医疗设施。卫生工作由县公安局代管。当时有中药铺3家,人民群众全靠中医中药。1929年(民国18年)统计,全县有中医51人,西医5人,接生婆3人。 东北沦陷时期,伪县公署于1937年(伪康德4年)建立县立病院,并在杏树、七台河设分...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
第一章 防疫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 1952年根据政务院文件精神,勃利县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简称爱卫会,下同),下设办公室,1981年列入县政府常设机构,办公室设专职副主任两人(主任由主管副县长兼任)。 1953年全县在各级领导指挥下,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经过8年工作,城乡卫生面貌大为改观,四...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解放前,县内经常发生流行性传染病,有天花、麻疹、伤寒等。据1931年(民国20年)7月传染病报告记载:当年发病98人,其中痢疾32人,天花21人,霍乱45人。1938年(伪康德5年),全县发生流行性传染病386人,患者分布在全县各地,1939年仍在继续发病。1943年(伪康德1...
第三节 职业病防治
第三节 职业病防治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将防治劳动职业病纳入议事日程。易患职业病的主要是在劳动场所接触有害粉尘和有毒气体的工人。主要单位有煤矿、亚麻厂、油毡纸厂、絮棉厂和陶瓷厂。1974年开始,对接触粉尘工人每年进行身体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卡。1980年后,坚持对粉尘单位进行浓度监测,粉尘量虽有...
第四节 地方病防治
第四节 地方病防治 勃利县是克山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大骨节病和布氏杆菌病的重病区。 克山病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地方性心肌病。1955年至1956年,先在小五站乡保安村发生5例急型克山病,病死率为80%。后在兴农等5个乡发生12例,病死率为41.7%。1963年,全县有9个公社,39个大队,...
第五节 常见病防治
第五节 常见病防治 从50年代开始,常见病、多发病引起了各级领导的注意,根据季节开展易发病和流行病的防疫宣传。据统计:编发小册子、宣传单50余种,10万余张。使白喉、猩红热、流感、痢疾、中暑、食物中毒等常见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1977年卫生部门开展了3年死因回顾调查,在总结报告中指出:1974年...
第一节 医疗制度
第二章 医疗第一节 医疗制度 1952年6月,根据政务院《关于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的指示.勃利县开始实行公费医疗制度,其具体业务由县卫生科兼管。执行初期,采取看病持票记帐,月末结算拨款,1974年11月修改为“看病必持公费医疗证,到指定医疗单位就诊...
第二节 医术
第二节 医术 民国年问,勃利县坐堂就诊,挂牌行医的有67人,只能解决患者的一般病痛,医术平庸。 伪满后期,由于西医西药的传入,县名医渐多。有西医内科李士芳、那洪选;有中医内科董天民、姜佐舟、徐守真;有专治红伤的姜修己。他们曾驰名附近县份,远道慕名前往就诊者很多。 新中国成立后,医疗技术水平较高...
第三节 医疗培训
第三节 医疗培训 解放前,勃利县无医学教育单位,无论是走街串巷的行医,还是坐堂挂牌开业的中医,基本是祖传医道,为人祛病。 新中国成立后,在毛主席卫生路线指引下,到1985年全县通过各种办学形式,共培训医药卫生技术人员704人,改变了勃利县医药人材短缺情况。 1965年,县根据中医药后继乏人状况...
第一节 新法接生
第三章 保健第一节 新法接生 勃利建县时,有接生婆3人,妇女生孩子均采用旧式接生法“卷炕席、铺谷草、坐坯头、搂后腰”。产妇死于产褥热感染、新生儿死于破伤风者甚多。 1934年(伪康德元年),勃利始有助产士,开始有新法接生。 解放后,卫生部门首先抓了接生婆改造。同时,各乡镇选派人员培养助产士,开...
第二节 妇女保健
第二节 妇女保健 1979年普查了全县60岁以内已婚妇女45145人,有各种妇科慢性病的22341人,患病率为49.5%,其中宫颈炎占60%,经过电灼、外药治疗,治愈69人。采用蛇床子、青黛、儿茶、冰片、黄连粉研细装入胶囊外用,对1687名患者使用,治愈率达80%。查出5名尿漏病人,全部免费手术治...
第三节 儿童保健
第三节 儿童保健 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1972年以来,加强了儿童疾病防治工作。1980年试行了分散在各家各户的儿童管理。对0—7岁儿童开展了健康检查,建立了儿童管理簿、婴儿死亡登记簿、婴幼儿传染病登记簿、体弱儿童管理卡、新生儿管理卡、预防接种卡等。1983年建卡管理婴幼儿36184人。占总数的...
第一节 中药采集制作
第四章 医药第一节 中药采集制作 勃利县地处丘陵,三面环山,适于药材植物生长。1985年经普查队调查,可作商品中药植物近百种,总蕴藏量659万公斤,每年采集量大约4000公斤。 一、根茎类 人参、党参、元胡、黄芪、桔梗、百合、刺五加、白头翁、萱草根、细辛、远志、赤芍、白薇、玉竹、银柴胡、独活、防...
«
1
2
...
9328
9329
9330
9331
9332
9333
9334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