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章下序
第三章 产品产量与质量章下序 勃利县工业产品质量,经过了从低到高,从粗到精的发展过程。民国和日伪时期,除几个较大工厂生产是利用电力。其余主要靠个体手工业操作。后来有些工厂开始利用柴油机、锅驼机为动力,产品产量向前发展了一步。60年代工业企业大发展。70年代、80年代有些产品,已达到省和国家标准。 ...
第一节 企业发展
第四章 乡镇工业第一节 企业发展 1956年,合作化时,全县各区兴办的工业综合厂17个。1958年人民公社初期,在“小型为主,遍地开花”的口号下,提出社办工业要占农业总产值50%的要求,出现了社社队队大办工厂的热潮,到1961年社办工业达到58个。1962年,根据省委“关于农村人民公社一般工业应停...
第二节 产品产量
第二节 产品产量 乡镇企业产品,由少到多逐年增加,由单一农机具修理加工,发展到人民生活和辅助国家工业之不足。全县乡(镇)企业,拥有固定资产3030万元,有各种先进和一般设备3507(件)。主要产品有:原煤、农机修造、油、粉、沙发、电镀、水泵、文教用品、制米、服装、砂石、白灰、硅石、泥炭、食品、塑料...
第三节 经营管理
第三节 经营管理 乡镇企业是集体企业。办厂初期采取分红形式。1959年,为强化乡办工业,乡(镇)领导分工由1人专管企业,执行自负盈亏原则。1983年后,推行承包,利润分成的方法,具体管理形式有: 劳力方面 执行亦工亦农或合同制形式,1983年推行招标承包负责制后,采取择优录用。 工资方面 初办...
第四节 重点企业简介
第四节 重点企业简介 大四站暖气片厂 1968年建厂,是全县唯一生产大六○型暖气片厂家,有职工30人。有固定资产68万元,设有各种专用生产设备和通用机械25台,年产值160万元,创利税30万元。 杏树砖瓦厂 建于1981年,总投资120万元,拥有固定资产80万元,每年可实现产值100万元,销售收...
第一节 设备
第五章 工业管理第一节 设备 工厂的设备管理,解放前无记载。1945年解放后,工厂设备不断增加,开始重视设备管理。工厂企业内,设有专门机构,专职领导,专职技工,对设备进行管理。县较大型企业化肥厂、钢铁厂、水泥厂、亚麻厂、制酒厂、印刷厂、机械厂等都有设备技术科(股)和机修车间。有专职维修工人,对设备...
第二节 技术
第二节 技术 解放前,大小手工业作坊,都是师徒制度,徒工3年满期才能独立操作或顶门市。1945年后,工厂和小手工业作坊,仍然沿用以师带徒弟的办法,由技术水平高的师傅,向青年工人传授技术,学徒期满,呈请上报批准定级。1956年个体工业走向集体之后,一般都有1名技术副厂长主管技术,有的工厂设置了技术科...
第三节 质量
第三节 质量 解放前,私人工厂和小手工业作坊,都是以产品质量保生存。刀具产品看钢口,运输能力看载重,木器家具看走型。新中国成立后,国营、集体工业企业,把产品质量列为第一位。1958年“大跃进”和1966年“文化大革命”,工厂生产追求数量,忽视了质量,有不少产品数量多、质量差,造成积压和浪费。197...
第四节 劳动工资
第四节 劳动工资 解放前,私人工厂及小手工业作坊,直接招收工人并有权除名解雇工人。新中国建立后,国营工厂,由国家调配干部,工人由厂录用。实行计件工资,劳动效率较高。1956年后,工厂工人逐步纳入国家计划管理。对工人的调动、晋级、奖励、处分都要经过劳动部门和企业管理部门批准。1958年“大跃进”时,...
第五节 安全生产
第五节 安全生产 解放前,工厂和手工业作坊是私人的,企业主人和工人是雇佣关系,工人干活挣钱,工人的病、死、伤、残,一律由个人负责,工人生活没有保障。 解放后,国家工业和私人企业的工人变为工厂企业的主人,逐步把安全生产列为工厂的重要工作,安全措施逐年改善,劳动保护范围不断扩大。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
第六节 财务
第六节 财务 工业财务,从私人企业开始,渗透到工厂全过程,但过去比较简单,只起记帐作用。1950年,成立企业公司之后,对工厂企业财务管理开始重视,1952年培训28名男女会计员,分配到各工厂,加强财会业务。从此,各工厂逐步建立了财会组、股,1985年7个工厂成立了财务科。其余仍为股或组。从业人员达...
第七节 材料
第七节 材料 工业企业原材料管理很长一个阶段,是边进料边生产,或由一名副厂长主抓。1970年后,工厂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建起了供销科、股(组),派采购员采购。供销部门根据厂生产计划,组织进料,一般是上季保下季,上年保下年,有一定的库存。为保证原材料进货质量,对采购员有“三不购”的要求:一是不规格的不...
章下序
第四篇 商业第一章 商业章下序 建县初期,县城有商户57家,到1928年(民国17年),商户增到127家。主要分布在县城东、西大街(现大直街)。经营京广杂货、绸缎、国药、烟、酒、糖、茶、糕点及地产粮食、土特山产品。 1937年(伪康德4年)1月,图佳线(图们—佳木斯)铁路全线通车,人口激增,商业...
第一节 私营商业
第一节 私营商业 勃利建县前就有私营商业,出售京广杂货、布匹绸缎、油、酒、米、面等生活必需品。1918年(民国7年),建县时招商设市。外埠商贾携资慕名而来境内,县城较大商号已有57家。1930年(民国19年),县城杂货店铺达到172家,主要商号有“世庆宏”、“华兴利”、“合兴利”、“东聚泉”、“协...
第二节 公私合营
第二节 公私合营 1956年,国家对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同年3月,饮食服务业首先实现公私合营。 饮食业 50家(其中饭馆18家,小食部32家)从业人员132名,资金53445元。全部实行公私合营后并为19家,(其中饭店9家,小食铺10家)从业人员145名。 冷饮业 1家,从业人员5名,资...
«
1
2
...
9312
9313
9314
9315
9316
9317
9318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