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沙俄在东北强修中东铁路
第七章 黑龙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加深第一节 沙俄在东北强修中东铁路 一、中日《马关条约》与三国干涉还辽 19世纪70至90年代,是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阶段,日本在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迅速变成了一个军事封建的资本主义帝国,极力向外扩张。1879年侵吞了中国琉球,并侵略朝鲜,以作为进一...
第二节 义和团运动与黑龙江军民抗击俄军入侵的斗争
第二节 义和团运动与黑龙江军民抗击俄军入侵的斗争 一、外国宗教势力的侵入 外国教会势力对东北的侵入比经济文化侵略更早,1830年荷兰天主教传教士就潜入辽东一带进行传教活动。鸦片战争后,随着《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外国传教士获得了在任何地方传教、购置田产等权利,于是基督教各派势力在东北各地...
第三节 日俄争夺与瓜分东北
第三节 日俄争夺与瓜分东北 一、日俄战争及对东北的影响 1904年至1905年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日俄战争,是日本和俄国为争夺中国东北和远东霸权的战争。日俄战争以俄国在陆战、海战都彻底失败而结束。 日俄两国在中国领土、领海作战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清政府竟无耻地宣布“局外中立”。这次战争不...
第四节 清廷“新政”在黑龙江的实施
第四节 清廷“新政”在黑龙江的实施 一、“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朝统治者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下,于1901年下诏要进行“变法”,开始推行“新政”。1906年清廷又颁布了“预备立宪”的诏谕,日俄战争后这些维新、立宪的“新政”开始在东北推行,其主要内容是: 政治、军...
第五节 辛亥革命在黑龙江
第五节 辛亥革命在黑龙江 一、武昌起义前革命党人在黑龙江地区的活动 黑龙江地区处于祖国东北北部边疆,资本主义经济、文化发展较迟,帝国主义侵略较深,清政府对这里长期封禁,这里又是一个满汉杂居的地区,因此,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里的活动,较关内和奉天都晚,力量也更弱。 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从建立起,...
第一节 “五四”前夜的黑龙江
第八章 民国时期的黑龙江第一节 “五四”前夜的黑龙江 一、奉系军阀的形成及吞并吉黑称霸东北 “五四”前夜东北政局一个大的变化,就是土匪出身的张作霖,攫取了东三省的统治权。辛亥革命后,他被袁世凯任命为“民国”的中将师长。1916年4月22日,袁世凯又任张作霖为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并代理巡抚使。...
第二节 “五四”运动在黑龙江
第二节 “五四”运动在黑龙江 一、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黑龙江地区是中国接受十月革命影响最早的地区之一。“还在1907~1908年时,在哈尔滨的布尔什维克(组织)就在中国工人中间作了系统地工作”。1907年5月14日(俄历5月1日)哈尔滨及中东铁路沿线的中俄工人,在哈尔滨的松花江北岸,举行了近万人...
第三节 奉系军阀统治下的黑龙江
第三节 奉系军阀统治下的黑龙江 一、奉系军阀势力的扩张及在黑龙江的黑暗统治 张作霖当上“东北王”后,野心日炽,急于进兵关内,窃取北京政权。1920年到1922年,奉系的武装力量迅速增强,已成为在中国北方与直系对峙的两大军阀势力之一。 1922年4月,爆发了第一次奉直战争。张作霖遭惨败,被免去本...
第四节 张学良主政东北
第四节 张学良主政东北 一、东北易帜 张学良是张作霖长子。张作霖被炸后,他先任奉天督办,后被推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1928年7月4日主政东北,时年28岁。 张学良主政东北时,面临着两种势力对他的争夺;一是日本帝国主义,一是兵临京津的蒋介石。日本制造皇姑屯事件后,侵吞东北的阴谋未能得逞,又企图控...
第五节 中共东北党组织的建立与人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第五节 中共东北党组织的建立与人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一、中共东北党组织的建立及初期的革命活动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立后,十分重视东北地区的建党工作。1921年底到1922年初,党派劳动组合书记部的领导人罗章龙到大连、沈阳、哈尔滨等地考察工人运动情况,他来哈尔滨到中东铁路总工厂、戊通轮船公司...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与义勇军的抗日斗争
第九章 日伪统治时期的黑龙江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与义勇军的抗日斗争 一、柳条湖事件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1931年9月18日夜10时20分,日本关东军独立守备队几名士兵,按预定计划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北大营士兵炸毁铁路袭击日本守备队,日本关东军随即分别向北大营和沈...
第二节 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第二节 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一、日本制造伪“满洲国” 日本帝国主义在发动“九一八”事变、武装占领沈阳、长春、吉林后,就开始了建立伪政权的活动。1931年9月22日,日本关东军抛出了《满蒙问题解决方案》,决定将清朝废帝溥仪召至东北,启用汉奸,协助日本“建立一个以东北四省和内蒙古为领土的独立的满...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游击战争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游击战争 一、抗日游击队的创建与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1931年底,中共满洲省委由沈阳迁到哈尔滨,在省委书记罗登贤的主持下,根据中共中央的有关指示精神,提出了创建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的方针。中心内容是:在群众斗争的基础上,建立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游击队...
第一节 抗战胜利后东北地区的形势
第十章 开辟和建设巩固的根据地,支援全国解放战争第一节 抗战胜利后东北地区的形势 一、国共两党对东北地区的激烈争夺 抗战胜利后,东北地区成为国共两党激烈争夺的战略要地之一。日本投降时,国民党军队远在大西南,即使有美国海、空军的帮助,也无法迅速抵达东北。而中共冀热辽、山东两个解放区临近东北,既可陆...
第二节 黑龙江地区各级党政军组织的建立
第二节 黑龙江地区各级党政军组织的建立 一、建立中共党组织 东北抗联指战员配合苏联红军解放东北后,一边组织群众接收敌伪政权,一边着手党组织的创建活动。在黑龙江地区先后建立了:中共松江地区委员会,李兆麟为书记,下辖哈尔滨市委及阿城、宾县等12个县委;中共黑龙江地区委员会,负责人为王明贵、王钧、陈雷...
«
1
2
...
17779
17780
17781
17782
17783
17784
17785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