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四节 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
第四节 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 大兴安岭地区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用于解决遭受水、旱、风、雪、霜冻、病、虫、地震等自然灾害地区灾民的烧、穿、住困难户的救济费用,包括灾民的抢救、转移、安置、治病等费用。救济的标准,只限于对灾民维持当地基本生活的不足部分,救济的重点是解决吃饭问题。重点救济家底薄、困难大的受灾...
第五节 社会保障补助支出
第五节 社会保障补助支出 大兴安岭地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包括财政对社会保障基金的补助支出、社会保障经办机构经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补助和待业、养老支出,城镇就业补助费和其他社会保障补助等。 一、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补贴支出 按照国家规定的征集办法和标准,征集养老、待业、医疗和其他社会保...
第一节 行政经费
第四章 行政管理费第一节 行政经费 民国时期,行政支出主要有内务、财政、军政、司法、外交、工商等。在呼玛、漠河建立了县公署、设治局和基层政权组织卡伦,行政费开支较大。1912年(民国元年),漠河设治局行政费岁出6307元,l913年(民国2年),行政经费岁出6679元,比1912年增长5.9%,l...
第二节 人员经费
第二节 人员经费 建国初期,呼玛县人员工资实行供给制和薪金制。1951年下半年将供给制改为供给包干制,除服装发放外,将伙食费和日用品等连同津贴发给货币,称包干费。为了保证职工生活不受物价影响,1951年,实行供给包干费和薪金制工资,以5种定量实物为基础,随市场物价确定工薪分,使个人待遇较以前有所提...
第三节 公用经费
第三节 公用经费公用经费包括文具费、邮费、水费、电费、交通工具消耗费、差旅费、取暖费、会议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及其他费用等。公用经费中,差旅费和会议费由省和地区制定具体开支标准,其余的开支根据需要由地县两级财政部门根据实际对不同单位确定预算定额或开支标准。各时期公用经费支出占行政机关经费的...
第一节 公安、安全支出
第五章 公检法司支出第一节 公安、安全支出 漠河、呼玛县为了维护边境地区的社会治安、管理辖区内户籍人、旅店、妓院,于1914年(民国3年)4月、1915年(民国4年)5月先后设立警察所,警察机构庞大,1915年7月一个月漠河警察所的警察费支出就高达708元。1917年(民国6年),呼玛县警察费支出...
第二节 司法、检察支出
第二节 司法、检察支出 新中国建立后,司法、检察支出包括各级司法局、检察院、法院及其所属单位的机关经费、业务费和其他经费。 1956年以前,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业务费由司法部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统一掌握,逐级分配给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专款专用。1957年开始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呼玛县于195...
章下序
第六章 其他支出章下序 经济建设费、文教卫生科学事业费、抚恤社会福利救济费和行政管理费以外的支出为地方财政其他支出,主要包括国防战备费、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税务等部门事业费和其他支出等。
第一节 国防战备费
第一节 国防战备费 一、民兵建设事业费 大兴安岭地区民兵建设事业费分为民兵事业费和装备购置管理维修费。民兵事业费用于民兵进行军事训练、政治教育所需的教材、器械等购置费,表册、资料印刷费、公务费、训练人员补贴,非脱产人员的临时工资,以及人民武装部调用民兵执勤等费用。装备购置管理维修费用于购置装备民...
第二节 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
第二节 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 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包括少数民族地区补助费、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和边境建设事业费。大兴安岭地区在此项费用的使用上,坚持重点安排,照顾一般的原则,困难多的多补助,困难少的少补助,专项分配,专款使用。 一、少数民族地区补助费 国家为了照顾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需要而给予的补...
第三节 税务等部门事业费
第三节 税务等部门事业费 一、税务事业费 包括按规定列入事业编制的税务机构经费和税务部门征收工商各税的业务费。1961年以前,税务经费不含人员经费,全部是业务费。1962年,随着基层税务人员由行政编改为事业编制,从此税务费中包括基层的人员经费。1968年又把基层税务机构经费划属行政管理费。197...
第四节 其他支出
第四节 其他支出 一、政策性补贴支出 1985年新设置的一类支出科目。是年,粮油加价款列地方财政支出。1985至1993年,全区累计支出477万元,占同期政策性补贴支出的2.4%。1994年以后,由于调整了粮油价格政策,大兴安岭地区取消了粮油加价款补贴支出。 市镇居民肉食价格补贴 1985年,...
篇下序
第五篇 国有资产管理篇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黑河地区管辖的呼玛县国有资产存量不大,管理粗放。五、六十年代,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公有化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林区经济建设步伐加快后,大兴安岭地区国有资产存量逐年增加。“文化大革命”中,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国有资产损失浪费严重。...
第一节 编制职能
第一章 机构第一节 编制职能 1990年5月7日,地区编制委员会(大编[1990]46号)批准设立大兴安岭地区国有资产管理局,为副处级单位,受大兴安岭行署和黑龙江省国有资产管理局双重领导,归口大兴安岭地区财政局管理。其工作职责是:具有对大兴安岭行署管辖的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权、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权...
第二节 人员更迭
第二节 人员更迭 地区 1990年2月,地区国资局局长由地区财政局副局长钟荫森兼任。1996年6月,张兴建任地区国有资产管理局局长(副处级)。2001年10月,地区国资办主任由地区财政局长王利群兼任,孙东元为副主任(副处级)。 1992年7月,刘树友任地区国资局副局长(正科级)。1992年11...
«
1
2
...
9028
9029
9030
9031
9032
9033
9034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