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邮政资费
第三节 邮政资费 一、函件资费 1937年,鸡西邮政局设置时,信函资费0.04元(伪满币,下同),明信片0.02元。1942年,信函提为0.06元,明信片0.03元,挂号0.12元。 1946年12月,平信每20克或续重20克及其零数为2元(东安票,下同),单挂号8元,回执费13元。 194...
第四节 分拣封发
第四节 分拣封发 沦陷时期,鸡宁县各邮局分别独立,各有1名分拣员,忙时其他人员共同作业。分拣封发方式各局基本相同,自己确定直封关系和经转邮路。由于业务量较少,业务处理较简单,直封格眼少,只有附近各局和牡丹江、哈尔滨、长春等局。不够直封的邮件按规定交由牡丹江局经转。用白帆布邮袋封装普通函件和包裹,用...
第一节 电报
第三章 电信第一节 电报 一、网路 1938年6月,伪满洲电信电话株式会社设置鸡西电报经办处(委托办)。1939年8月,牡丹江—半截河线、林口—平阳镇电信电话双信线接入鸡西,将取报所改为鸡西电报局,办理日文、汉文电报。 1945年,鸡宁县境内已有鸡西—牡丹江、林口—鸡西—平阳镇、鸡西—梨树镇、...
第二节 长途电话
第二节 长途电话 一、网路 1939年8月,牡丹江—半截河、林口—平阳镇电信电话双信线连接鸡西街,鸡西地区开始办理长途电话业务。1940年6月,架设下城子—八面通—梨树镇双信线;11月,牡丹江—林口间、林口—滴道间连接构成牡丹江—滴道线;12月,开通东安—平阳—平阳镇双信线;同月,架设牡丹江—鸡...
第三节 市内电话
第三节 市内电话 一、网路 1945年8月,鸡宁街电话网路集中分布在西起火车站,东至城子河大桥头的今永昌路、祥光路、红军路,并由永昌路向南延伸横跨铁路达发电厂、供电局方向。共有油浸木杆135棵,杆路长6.07公里。另有邮局(局址在永昌路276号)到伪鸡宁县政府(今鸡西矿务局二中旧舍)敷设地下电缆...
概述
第十九编 农业概述 西汉时期,鸡西地区出现原始农业。1406年(明永乐四年),女真人以原始方式种植谷物、打猎、捕鱼。 1924年后,随着穆棱煤矿建矿,穆棱铁路通车,鸡西地区农村人口增加。农户各自经营小块土地,凭借简单笨重的工具、粗放的耕作方法从事农业生产。 1933年日本侵略者侵占鸡西地区后,...
第一节 机构
第一章 机构 队伍第一节 机构 1941年9月,伪鸡宁县公署在开拓科内设农林股。1946年3月,鸡宁县政府在建设科内设农林股,管理农、林业生产。1948年5月,鸡宁县政府下设农业科,具体指导农业、林业、畜牧业、水利、土地等政策落实及技术推广工作。 1951年5月,水利业务从农业科分出,成立水利科...
第二节 队伍
第二节 队伍 1948年5月,鸡宁县政府农业科编制6人。1953年,各区设农业助理员和农业技术推广员,全县农业职工33人。其中,技术人员20人。 1957年,全市农林水利职工75人,比1953年增加1.27倍。其中,市农林水利局职工48人,市委农村工作部8人(市农林办前身)。1958、1959年...
第一节 土地改革
第二章 生产关系变革第一节 土地改革 沦陷时期,鸡宁县耕地面积29572.4公顷。其中,被日本开拓团强占去3458.6公顷,占11.7%;日本“满拓”霸占土地19576.9公顷,占66.2%。地主、富农占5230—5883公顷,占17.68—19.89%;而贫农、中农仅占653.9—1306.9公...
第二节 互助组
第二节 互助组 1946年,鸡宁县进行土地改革试点的区、村,农民首先分得了土地、牲畜和生产工具,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民以亲友邻居搭伙组织变工队,也称临时插犋组。根据自愿互利的原则,有牲畜、农具的农户与无牲畜、农具的劳力户结合,换工插犋,以共同种上地为目的,实行人工、马工一顶一的办法,打粮归自己,一年...
第三节 农业生产合作社
第三节 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2年春,经鸡西县委批准,新兴区红光村姜连有互助组、下亮子区三排村李新互助组、鸡林区丰安村(朝鲜族)朴太铉互助组,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初级社)。3个初级社的社员均以土地、车辆、役畜、农具作价折股入社,耕地连片耕作,人归集体,统一管理,评工计分,按劳分配,按股按劳...
第四节 人民公社
第四节 人民公社 1958年8月,毛泽东发出“还是办人民公社好”的指示。20日,鸡西市委按牡丹江地委的部署,在全市干部中传达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决定在全市农村普遍建立人民公社,派出8个工作组分赴各区、乡帮助建立人民公社。9月15日,全市农村建立卫星(今长青乡)、东风(今红...
第五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五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9年,全市农村许多生产队迫切要求扩大自主权,实行联产计酬,包干到户。有些生产队学外地做法暗地在温室、大棚生产中试行联产计酬、包干到户或大包干的生产责任制。 1980年,鸡西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精神,在全市357个...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第三章 土地第一节 机构 队伍 1941年前,鸡西地区土地归伪密山县公署开拓科管理。1941年9月,伪鸡宁县公署设开拓科土地股,辖鸡宁、恒山、滴道、平阳镇、哈达岗、哈达河、劝农、新平、曲河9个村。村公所设农林股,管理农、林业生产和土地。1946年5月,鸡宁县政府设农林科,内设农林、土地等4个股。...
第二节 土地开发
第二节 土地开发 1881年,清政府撤销封禁政策,募民开荒,鸡西地区土开始得到开发。1899年,在兴凯湖附近蜂蜜山设立招垦局,垦殖虎林、蜂蜜山、鸡冠山(今鸡冠区)一带荒原。1903年7月,中东铁路通车后,人口逐渐流入鸡西地区。1908年梨树沟子(今梨树区)有18户居民,垦荒种植。1912年,辽宁人...
«
1
2
...
9058
9059
9060
9061
9062
9063
9064
...
17821
17822
»